比如“龔”標識的是操控具有咒靈性質的龍的人,“得”標識的是操縱作為符咒用物的子安貝(龜甲寶螺)的人,其氏族后來就被稱作“龔”、“得”。這與日本的“犬養(yǎng)”、“服部”等姓氏類似。
“文”,即文身,是表示人們在出生、成人、死喪之時舉行儀式的漢字。以“文”為形體素的文字,都具備這個含義并已系列化。在稱呼神圣的祖靈時,用文祖、文考(父)、文母等詞,祖靈之德則稱作文德。甲骨文、金文中僅見這兩例用義法。將進入靈界之人圣化的方法,即是在胸部加上紅色的記號,其形狀就稱作“文”。記號描畫的是作為生命象征的心臟的形狀,心臟形狀又常使用省略形“V”、“X”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