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合了兩百年,到了公元四世紀,這兒已經(jīng)成了一個佛教繁盛之地,留下的古跡和事跡都很多。例如,那位在中國佛教史上貢獻堪比玄奘的鳩摩羅什,就曾在十二歲時到這里學習小乘佛教長達兩年,后來也在這里,遇到了精通大乘佛教的來自莎車的王子參軍兄弟二人,開始轉(zhuǎn)向大乘佛教,并終生傳習。而莎車,現(xiàn)在也屬喀什地區(qū)。盡管喀什的佛教主流一直是小乘,鳩摩羅什不得不離開,但這兒是他的精神轉(zhuǎn)型地。
在鳩摩羅什之后不久,法顯西行取經(jīng)也經(jīng)過這里,驚嘆這里的法會隆重。后來玄奘取經(jīng)回來時經(jīng)卷落水破損,也曾在這里停留一段時間補抄。
在公元九世紀至十三世紀的喀喇汗王朝時期,喀什表現(xiàn)了很高的文化創(chuàng)造能力,向世界貢獻了第一部用純粹回鶻文寫成的長篇敘事詩《福樂智慧》和精心巨著《突厥語大詞典》。這是兩部極重要的維吾爾文化經(jīng)典,跟著它們,還有不少優(yōu)秀的著作產(chǎn)生??κ玻騽?chuàng)建經(jīng)典而閃現(xiàn)出神圣的光彩。
其實,伊斯蘭教在公元七世紀傳入中國時,也以喀什為前沿。在這里落地生根幾百年后,才向北疆傳播??κ驳貐^(qū)的伊斯蘭教文物不勝枚舉,因為直到今天這兒的主要信仰還是這個宗教。千余年來天天被虔誠的儀式滋潤著,即便是遺跡也成了生活,因此看上去都神采奕奕。
據(jù)到過這里的歐洲旅行家馬可·波羅記述,基督教的一個教派聶斯托利派即中國所稱“景教”,在這里也不乏信奉者,而且禮拜完滿,盡管這個教派早在公元五世紀已在羅馬被取締。對此,作為意大利人的馬可·波羅就很敏感。同樣,在古代波斯早被取締的祅教(即拜火教),在這一帶的民間也曾風行,致使《南唐書》說疏勒地區(qū)“俗奉祅神”。
總之,幾千年來,喀什不僅是商品貿(mào)易的集散地,而且也是精神文化的集散地。集散范圍很大,近至中亞、南亞,遠至西亞、歐洲。如果說,西域是幾大文明的交匯中心,那么,喀什則是中心的中心。
這個地位,自古以來一直具有,卻只是默默地存在于各國商人心中。到了十九世紀,世界在空間和時間上獲得新的自覺,喀什的重要性再一次被廣泛矚目。當時很多全球頂級的學者都堅信,這一帶必定留下了諸多文明的重大腳印,因此都不遠萬里紛紛趕來。正如日本探險家橘瑞超所說的那樣:“這是中亞地區(qū)政治、商業(yè)的中心,自古以來就為世人所知,至今到中亞旅行的人,沒有不介紹喀什的?!?/p>
翻閱那時的世界考古學著作就可以發(fā)現(xiàn),喀什,在東方學研究中,已經(jīng)成了一個怎么也避不開的常用名詞。
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內(nèi)憂外患,水深火熱,差一點被列強徹底瓜分了。但是,即使到了這個時候,一個以亞洲腹地為目標的考古學家如果沒有來過喀什,還是會像一個畢業(yè)生的文憑上沒有蓋過校長的簽名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