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年就顯現(xiàn)出來的這種品質:自我做主,敢想敢做,無人能夠阻擋得了的倔犟性格,或從環(huán)境或從書本或從其他方面產生,只要是他認為合理的東西,必定不屈不撓,堅持到底。從各個方面同守舊的父親對抗,這段回憶向我們作了一個啟示:這個少年的這種可貴的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益發(fā)展起來。
毛澤東的母親文氏(1867—1919),在家排行第七,稱“七妹”(斯諾《西行漫記》中,提到毛澤東的母親名字叫“文其美”,當是音譯之誤。)。文家也世代務農,因有祖墳在韶山,為祭祀方便,將七妹嫁與毛家。母親生怕第三個兒子長不大,于是毛澤東寄居在外祖父家時,拜當地龍?zhí)兑粔K被稱為“石觀音”的巨石為“干娘”,以保佑其長大成人,故乳名石三伢子。跟父親相反,母親在親友間和韶山一帶,是以善良、謙和、公正和樂于幫助別人而著稱的。毛澤東非常敬愛他的母親,在待人接物方面,受母親的影響很大。母親于1919年去世,兒子沉痛地寫了篇《祭母文》。這篇由毛宇居一直珍藏著的文章,這樣稱道母親:“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近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愛力所及,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薄邦^腦精密,劈理分情。事無遺算,物無遁形?!薄安r攬手,酸心結腸。但呼兒輩,各務為良?!保ā睹珴蓶|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1版。)母親去世后,毛澤東給他的同學好友鄒蘊真寫信說,世界上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損人的,可以損己而利人的,我的母親屬第三種人。
父親已經決定將這個16歲的兒子送到湘潭城里一家米店去當學徒。這時湘鄉(xiāng)縣的東山書院已改為新式的高級小學(東山學堂為戊戌以前湖南最早興辦的新式學堂之一,譚嗣同在《瀏陽興算記》中提到:“湘鄉(xiāng)改東山書院之舉,又繼之以起,趨向亦漸變矣?!保珴蓶|很想進這所學堂讀書。湘鄉(xiāng)是母親的故鄉(xiāng),縣城離韶山只有25公里路。經過向父親力爭和親友們說項,父親才同意他再去念書。毛澤東能夠去東山讀書,得力于李漱清、王季范、毛宇居和一位堂叔——毛麓鐘。這位堂叔是毛家僅有的一個秀才,出過遠門,到過云南,在蔡鍔部下做過事。這位堂叔曾教他讀過《綱鑒易知錄》、《史記》和時文(八股文)、古文、唐詩等,并常為他改文章,使他進步很快。他們都極力慫恿這個聰穎有為的少年到湘鄉(xiāng)去進這所新學堂。1910年早秋的一天,毛澤東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到湘鄉(xiāng)縣立東山學堂讀書。從此,他就離開了他那個束縛身心的家庭和風氣閉塞的韶山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