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是佛學(xué)(4)

量子佛學(xué) 作者:高月明


因此,通過以上三段經(jīng)文,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佛與眾生的區(qū)別不是神性上的,而是認(rèn)識上的(認(rèn)識分理悟和證悟)。凡是認(rèn)為身體與妄想心是實有的,就是眾生。凡是認(rèn)識到身體與妄想心也只是另一個真心生起的幻相,就是佛。

因此,佛被稱為覺悟的“人”,而不是覺悟的“神”。所以,佛學(xué)講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是佛,指的是人人皆可認(rèn)識到一切皆是幻相!

圖1-2 佛祖悟道圖兩千五百年前,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時(圖1-2)說的第一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執(zhí)著妄想而不能證得?!焙唵谓忉屨f:眾生之所以不能證得大智慧,是因為錯誤地認(rèn)為妄身為實有,妄想心為實有。因此眾生不斷地在追問到底我是誰,到底是有我的呢,還是無我的,以及生前死后到底會去哪里的“幻相中”的問題。實際上是,外在山河大地、妄身妄心皆是幻相,而又怎么能夠在幻相中追問是否有個永恒的我或者沒有永恒的我呢?

再用個比喻來說,比如,你在做夢,在夢境中的“假我”問:“我是何時入夢的?我什么時候會醒來?到底是有一個永恒的我呢?還是有一個斷滅的我?到底有沒有靈魂?我死了以后會去哪里呢?”因為是你在做夢,所以在夢境中的“你”問的這些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因為那個是“夢境”——幻有,所以在夢境中的假我并沒有一個靈魂,夢境中的假我也無法感知到自己是何時入夢的,又在何時會醒來等問題。同樣道理,我們所經(jīng)歷的時間、空間、萬物以及生死,都只是另一場“夢境”。因此,幻相中并沒有“有我無我”,以及生前死后會去哪里等問題。

那么,成為佛有什么用?或者說,認(rèn)識到包括外在山河大地、色身、妄心都是幻相又有什么用呢?下面,看一下佛學(xué)的核心精義就明白了。

二、佛學(xué)核心精義

首先,佛學(xué)內(nèi)容包括三藏(經(jīng)、律、論),以及兩千多年以來古代高僧大德對三藏內(nèi)容的注解和發(fā)揮。如果把現(xiàn)存的佛學(xué)典籍匯總起來,相信你用一生時間,也難閱其十分之一。那么在浩若煙海的佛典中,又該如何去了解佛學(xué)核心精義呢?實際上,方法是簡單的,即無論佛典有多么繁雜,都總攝入六百卷的《大般若經(jīng)》中。而《金剛經(jīng)》又是六百卷《大般若經(jīng)》經(jīng)義的壓縮和總結(jié)。進(jìn)一步,如果把《金剛經(jīng)》再進(jìn)行精煉,就精簡出了一部260字的《心經(jīng)》。因此,只要了解《心經(jīng)》的精義,就明白佛學(xué)的核心精義了。那么《心經(jīng)》的精義是什么呢?下面先看《心經(jīng)》全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從以上整段經(jīng)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核心精義只有一句話:“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說,佛學(xué)內(nèi)容無論多么浩瀚和繁復(fù),其核心要義只有一個:讓世人“度一切苦厄”,方法是“照見五蘊皆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