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蔡元培自述》始進家塾

蔡元培自述 作者:蔡元培


一八七二年,我始進家塾,塾師是一位周先生。那時候初入塾的幼童,本有兩種讀書法:其一是先讀《詩經(jīng)》,取其句短而有韻,易于上口?!对娊?jīng)》讀畢,即接讀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其一是先讀《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千家詩》等書,然后接讀四書。我們的周先生是用第二法的。但我記得只讀過《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三種。那時候塾中以讀書為主要功課,先生坐著,學生立在先生之旁,先生先讀,學生循聲仿讀,然后學生回自己座位,高聲讀起來。讀書以外,只有兩種功課,一是習字,一是對課。

習字,先用描紅法,即購得紅印范本,用墨筆描寫。

先由先生把住學生的手,依樣描寫,連筆畫的先后也指示了。進一步摹寫,是墨印的或先生寫的范本,叫做影格,用紙蒙著上面,照樣摹寫,與現(xiàn)在用拷貝紙的樣子,再進一步臨寫,是選取名人帖子,看熟了,在別紙仿寫出來。

對課,是與現(xiàn)在的造句相近,大約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聯(lián),學生想出下聯(lián)來。不但名詞要對名詞,靜詞要對靜詞,動詞要對動詞,而且每一種詞里面,又要取其品性相近的。例如先生出一山字是名詞,就要用水字、海字來對他,因為都是地理的名詞。又如出桃紅二字,就要用柳綠、薇紫等詞來對他。第一字都用植物的名詞,第二字都用顏色的靜詞。別的可以類推。這一種功課,不但是作文的開始,并且也是作詩的基礎(chǔ)。所以對到四字課的時候,先生還用圈發(fā)的法子,指示平仄的相對。平聲字圈在左下方,上聲左上方,去聲右上方,入聲右下方。學生作對子時,必要用平聲對仄聲(仄聲包上、去、入三聲),仄聲對平聲。等到四字對作得合格了,就可以學五言詩,不要再作對子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