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憂心如焚、夜難成寐的是各國政府和各國央行非但不會弱化二次探底或再次出現(xiàn)經濟衰退的風險,反而有可能會犯下政策失誤,讓形勢變得更加復雜。當然,我相信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降低杠桿率、注銷壞賬、對銀行進行資本重組等等,但目前而言,明智之舉是把改革的痛苦分散到5~10年,而不是集中到這兩三年之內,不然就會導致大蕭條或者黑格爾所說的創(chuàng)造性毀滅。全球經濟依舊脆弱,政治體制依舊臃腫,貧富差距依舊太大,革命論者和野蠻主義者虎視眈眈,看看20世紀三四十年代發(fā)生的那些事,就知道政策失誤的后果多么嚴重了。茶黨運動可能只是這種后果的一個先導而已。
在當前這個階段,經濟復蘇之路依舊難以為繼,經濟體還相當脆弱,監(jiān)管當局的錯誤在于他們正在實行新的緊縮財政政策,而且還要取消原有的刺激方案。他們本應該為經濟體注入更多動力,而不是搞釜底抽薪那一套。這就像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一樣,他的醫(yī)生給他開了藥效強勁的抗生素和類固醇。他開始康復了,稍微可以四處走動了,現(xiàn)在他需要接著服用。但他的醫(yī)生卻自信地認為病人已經可以停藥了,并對病人說吃藥對他不好。當然,病人肯定不會對吃藥上癮,停藥之后,尚未完全康復的病人又開始發(fā)低燒了,身體狀況更加無力抵抗病魔了。
另一方面,我再說一遍,我從來沒見過所謂的聰明人、教授和股市預言家們如此強烈地宣揚悲觀論調。我的經驗是當一種論調得到的共識最大、贏得的呼聲最大之際,你逆勢而行往往是沒有錯的。研究表明,野心勃勃的對沖基金和投資人雖然感到緊張,但似乎還沒有為出現(xiàn)大規(guī)模衰退作什么準備。正如我開門見山所說的那樣,我會待在海岸附近,不會在形勢不明朗之際就貿然下水,改變固有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