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勒對我的巴赫專著貢獻良多,那時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學當法語講師,就專著的體裁和文風提出不少建議。他特別提示,較之德語,法語運用在語句和韻律方面要求更高。法、德兩種語言的差別或許可以如此描述:使用法語,你就仿佛漫步于園中小徑;使用德語,則像穿梭于崇山峻嶺之中。文學語域中的德語,因為不斷與方言對沖,持續(xù)吸納清新氣息,而法語則早已與清新的方言土壤脫節(jié)。文學語域中的法語詞匯,語義或褒或貶,大體上業(yè)已固化了,而德語在此方面仍然處于演化之中。
法語美在情感表達上極為清晰和簡潔,而德語擅長多方位表述思想。我堅信,法語傳世之作當推盧梭 之《社會契約論》,而德文佳作確實不少,譬如路德 翻譯的《圣經(jīng)》,以及尼采的《善惡的彼岸》,皆可謂漸臻佳境之作。用法語撰寫時,我已經(jīng)養(yǎng)成注重韻律、巧設語句的習慣,追求簡約化表達,這種習慣已然影響到我的德語著作?,F(xiàn)在要使用法文撰寫《巴赫》,我完全明白自己的文體將呈現(xiàn)怎樣的模式。
一如其他論文說道的作者,我得刻意跨越書面陳述藝術觀點和藝術心得的障礙。其實,進行藝術討論時,我們能做的只是運用類比或比喻手法迂回包抄、指桑說槐,實在不可能言辭鑿鑿。
時至1904年秋季,終于大功告成,我可以歇息了。我告知維多爾——他正在威尼斯休假,曾再三來函鼓勵我——我的承諾總算沒有落空。他當即踐諾,為我撰寫序言。
1905年此書面世,敬獻與家住巴黎的大伯母瑪西爾德?史懷哲夫人,若非她當年慷慨解囊助我食宿,使我于1893年結(jié)識維多爾,并與他往來多年,我絕無機會撰寫出版這部巴赫專著。
本以為此書可以解決法國音樂文獻之嚴重匱乏問題,沒料到德國方面也傳來巨大反響,將其譽為巴赫研究之巨著,令我驚喜、誠惶誠恐。馮?魯普克在《藝術守衛(wèi)者》雜志上撰文,提示我將其翻譯成德語。當年秋天,布萊特可夫與哈特爾出版社決定立項推出德文版。
1906年夏天結(jié)束《歷史耶穌之探索》研究后,我啟動《巴赫》德文版翻譯和出版事宜。不幸的是,我迅即發(fā)現(xiàn),徑直用另一種語言翻譯是萬萬做不到的。為了保障一定的水準,我不得不再次研讀原始素材。為此,我毅然拋開法文版,直接用德語撰寫出一本高質(zhì)量的新作。不料原著是455頁,新書居然寫了844頁,令出版商大驚失色。開篇數(shù)頁寫就于拜羅伊特的黑馬旅社,恰好看了一部精彩歌劇《崔斯坦》。最初幾個星期的努力完全勞而無功,多虧歌劇《崔斯坦》饕餮盛宴賜福,滿懷激情,我從慶典山莊返回旅社,疾書數(shù)頁,終于開篇成章了。盡管腳下酒肆喧鬧聲不絕于耳,卻無法干擾我那萬千思緒,直至第二天艷陽高照我才駐筆歇息。自此,我便一直寫寫停停、其樂無窮。即使不能敞開胸懷連續(xù)寫作,要備講醫(yī)學課程、神學課程,要舉辦布道儀式,要進行巡回演出,一耽擱就過去幾個星期,專著畢竟在兩年之內(nèi)完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