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實行改革開放后,成效顯著,大眾普遍受益,社會卻流行著這么一種現(xiàn)象:“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大眾的生活水準逐漸提高,而不滿情緒與日俱增。好日子居然沒帶來滿足,相反,卻是不滿和怨恨。從表象上看,相當矛盾,何以至此呢?其實根子還是出在不公平上。怨恨,并非來于人獲得了、擁有了什么以及多少,而來于所獲、所有是否公平。只要感覺到不公平,哪怕有很多,也不可能沒有情緒。即,在大眾的意識中,公平往往不是縱向的比較——用今日的境況和昨日的境況對比;而是橫向的比較——大致相同的起點下自我和他人境況的差距。儒家說“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有點平均主義傾向,過于看重結果的平等一致,如果把這話改作“不患寡而患不公平”,就比較接近我所要述說的意思:人的情緒,不僅來自物質的豐寡,更產(chǎn)生于公平的程度。
但是,革命來臨的時候,首當其沖的是針對貴賤不等、貧富不均的現(xiàn)狀。也就是說,首先要矯正的是結果的不平等。于是,革命者往往發(fā)出平等的訴求,把結果一致看成是公平。
所以,歷史上的革命多與平均主義聯(lián)系起來。
2.以平等為導向的革命訴求
革命由社會不公凝聚的情緒所引發(fā)、促動和生成。社會不公最直觀的狀態(tài),是權力不平等、財富不平等。所以歷史上的革命運動,為動員民眾,多是直指這種不平等的狀態(tài),要求權力和財富的平等分配。
我們看看中國的歷史。陳勝起兵反抗暴秦,他發(fā)出的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王侯將相本無種,要求的是社會地位的平等。宋代王小波起義,“蜀民不足,故小波得以激怒其人曰:‘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貧者附之益眾”①。 四川民眾困乏,王小波用“均貧富”的口號號召民眾,要求的是財富的平等。他初步達成了他的意愿,貧窮困苦的老百姓都來依附他。
至于近代太平天國革命,更加明晰。太平天國制定過《天朝田畝制度》,里面說到務使普天下人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很明顯,這就是一種平均主義,是社會成員在資源上的平等分配。盡管這一設想在太平天國存在之日從未曾實施,僅停留于概念設計;但,至少反映出制度設計者的某種考慮:唯以平均來號召,才有鼓動人心的力量,才能建立革命的群眾基礎。
社會的不公平強烈刺激大眾,大眾普遍有怨氣,這是革命所以能爆發(fā)的社會心理條件。革命的目標,毫無疑義,是訴求公平。社會不公平,是作為起點的權利、機會的不平等,以及社會政策、制度不公正,是起點與規(guī)則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革命既以公平為目標,必將強力扭轉資源分配不均的現(xiàn)狀,所以,求公平的社會革命轉變成求平等的重新分配。中國歷史上反復上演的農(nóng)民起義,都是循此邏輯發(fā)生的。
而重新分配、重新洗牌,所憑借的無非是暴力。革命的方式,就是狂風驟雨般的暴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