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市場這里也真是個市場,有供給、有需求、買賣各方競價成交。不過這個市場也具中國特色。一個特色明顯,由于人民幣還不可自由兌換,所以人民幣兌美元和其他外幣的交易,僅此一家,在國際上別無分店。持美元者要購人民幣,唯有到中國來,在紐約、倫敦、法蘭克福和東京都不能如愿以償。后來在香港倒是開了一個口子,不過香港也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qū)。此特色,解釋了為什么人民幣匯率問題常常被高度國際政治化,壓人民幣升值的外國政要一個接一個。用本系列的直白方式發(fā)問,你們要人民幣匯率大幅度升值,盡管拿美元買人民幣就是了,何苦吵吵鬧鬧的?人家的回答也許是,在他們那里買不到人民幣!我講過的,真正的釜底抽薪之道,是全球哪里都可以買到人民幣,管他升值派還是貶值派,一概請到市場里出價,免得在會議廳里施壓。
還有一個特色更為重要。外匯交易中心由央行管理,而后者又入場交易,且是中國外匯市場里的最大買家。這就更值得探查:央行這么一個國家機關,一不抽稅、二不做生意,哪來的購買力天天在外匯市場上大把購匯?調(diào)查的結論是它動用了基礎貨幣(來源是貨幣發(fā)行加法定債)?!盎A貨幣”從央行的門出來,入了售匯給央行的商業(yè)銀行的賬戶,就成為所謂“高能貨幣”,因為商業(yè)銀行把款項貸出去人家再存進來,可以“創(chuàng)造貨幣”。再加一條中國特色,條條塊塊的政府都可以征用農(nóng)民的土地,押到銀行來借貸,讓中國的貨幣創(chuàng)造更上一層樓。
這么一個變化,量小了無傷大雅??墒侵袊拈_放是一個大國在人均收入很低水平上的開放,很快就在國際競爭中發(fā)揮出驚人的比較優(yōu)勢。1990年中國的凈出口不過510億人民幣,占年度GDP的2.6%,可是到了2004年,中國凈出口就超出1萬億人民幣,占GDP的5.4%;到2008年,中國凈出口2.4萬億,占GDP近9%。反映到貨幣運動上,央行的資產(chǎn)負債表上增長最為迅猛的當數(shù)“外匯占款”——央行從商業(yè)銀行那里購買外匯占用的基礎貨幣。大家可以看央行網(wǎng)站公布的數(shù)據(jù),2010年末我國外匯占款22萬億人民幣,比8年前的2002年凈增近20萬億?!案吣茇泿拧备觿莶豢僧?,2010年末我國的廣義貨幣(M2)存量72.3萬億人民幣,比2002年末凈增了53.8萬億。
貨幣流程根本改變。原來央行發(fā)出貨幣,主通道是借款給商業(yè)銀行,后者再把錢貸出來,市場上就有錢用了。次通道是借錢給財政,特別是在財政入不敷出的年份??墒?994年中國對建國之后歷次高通脹的教訓痛定思痛,由全國人大立法,禁止央行對財政透支,把上述那條貨幣小通道堵住了。大體是從2000年開始,央行借錢給商業(yè)銀行的通道也開始大反轉,變成商業(yè)銀行大把借錢給央行!探查過了,央行天天、月月、年年向商業(yè)銀行購匯用的基礎貨幣,在資產(chǎn)負債關系上,是央行的負債。當央行購入的外匯越來越多的時候,商業(yè)銀行就成為央行的凈債主。
了不得的貨幣運動翻轉。如果說有哪一個詞匯最為傳神,那么我以為就是“央行被動發(fā)鈔”。第一次聽到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女士講這個詞時,就覺得準,并以為沒有在第一線承受過巨大壓力之輩,講不出這么一個詞來?!氨粍印闭?,由不得你也。究竟有多少外匯流進中國,究竟央行為購匯要擔負多大的基礎貨幣負債,再也不是央行“主動的貨幣政策”的結果。這也是央行承擔動用基礎貨幣維系匯率穩(wěn)定職責的邏輯結果。人民幣匯率水平一旦成為政策目標,進多少外匯就決定了央行“被動吐出”多少基礎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