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1900年以前有關夢的科學研究(1)

弗洛伊德代表作品精選集(套裝共3冊) 作者:(奧)弗洛伊德


以下我將討論有關運用心理技巧來解析夢的可能性,并由此顯示所有夢均充滿特別意義,而與夢者白天的精神活動有所聯(lián)系。然后,再就各夢所隱藏的奇異曖昧內(nèi)涵作一番演繹,以期由此看出夢的形成過程中所含之沖突或吻合之處。為了使夢的問題變得更容易了解,我在這方面的努力使我不得不對有關夢的各方說法作一通盤整理。

本書中我擬對早期以及當代有關夢的理論先作一概括的介紹,因為在以后的推論中,我將無法再有機會談到這些。盡管夢的存在早已在幾千年前就令人困惑研思,但科學方面的了解其實仍是非常有限。因此所有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從來就沒有人能引用一家說法涵蓋一切現(xiàn)象。讀者也許自己都有過不少奇異的經(jīng)驗或有關此類的豐富材料,但真正有關夢的本質或其根本的解釋方法,相信也仍付之闕如。當然,受一般教育而非析夢專家者在這方面的知識,那就更加貧乏了。

史前時期原始人類有關夢的觀念,均深深影響他們對宇宙和靈魂的看法,而這些有趣的問題由于篇幅有限,我只好推薦有心之人詳讀拉巴克(SirJohn Lubock,2p Lord Avebury)、斯賓塞(Herbert Spencer)、泰勒(E.B.Tylor)及其他作者之名作。在我們未完成釋夢工作以前,我們永遠無法真正了解他們對這問題所作的玄思及推測將有多重要的貢獻。

這種原始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對夢的看法迄今仍深深影響一般守舊者對夢的評價,他們深信夢與超自然的存在有密切的關系,一切夢均來自他們所信仰的鬼神所發(fā)的啟示。因此,它必對夢者有特別的作用,也就是說夢是預卜未來的。因此,夢的內(nèi)容的多彩多姿以及對夢者本身所遺留的特殊印象,使他們很難想象出一套有系統(tǒng)的劃一的觀念,而需要以其個別的價值與可靠性作各種不同的分化與聚合。因此,古代哲學家們對夢的評價也就完全取決于其個人對一般人文的看法的差異。

亞理士多德(Aristotle)曾在兩部作品中提及夢,當時他們已認為夢是心理的問題,它并非得自神論,而是一種由于精力過剩(diamonic)而帶來的產(chǎn)物。他所謂的“精力過?!?,意指夢并非超自然的顯靈,而是仍受制于人類精神力的法則。亞理士多德提過一些夢中的特點。舉例而言,他觀察到夢能將輕微的睡中知覺導出強烈的感官刺激(“一個睡眠中的人在他感到肉體上某部分較暖和時,他可能夢見自己走入火堆中”),由此他推論夢很容易告訴醫(yī)師病人最初不易察覺的病兆①。

由此,讀者可以看出在亞里士多德以前的學者們并不以為夢是一種精神活動,而堅稱神論的存在。因此,自古以來這兩種不同的說法就一直無法妥協(xié),古人曾試圖將夢分成兩類,一種是真正有價值的夢,它能帶給夢者警告,或預卜,而另一種無價值、空洞的夢只是帶來困惑或引人誤入歧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