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幼年共產(chǎn)黨:沒有行動力,就無法掌握主動
互相借力,第一次國共合作
把目標放在大事情上
毛澤東將新民學會的學友引入中國共產(chǎn)黨,因為毛澤東已經(jīng)和陳獨秀建立了聯(lián)系。
早在1920年8月,陳獨秀等已在上海成立了共產(chǎn)黨發(fā)起組,陳獨秀很賞識毛澤東的才干,請他發(fā)動湖南的中共小組。毛澤東和何叔衡等人創(chuàng)建了長沙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
當時,毛澤東已父母雙亡,他先后把小弟弟毛澤覃和從小在他家里長大的堂妹毛澤建接來長沙讀書,安排毛澤民在一師附小做校務。他的弟弟妹妹跟隨了自己的兄長,卻沒有享受到任何特殊的待遇,相反,毛澤建、毛澤覃、毛澤民先后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舉家為國,這也是后來毛澤東在遇到各種打擊的時候,都隱忍等待、決不放棄的重要原因。毛澤東將自己的親人和所有的社會關系都加入了共產(chǎn)黨,而其他黨的建立者多是個人參與,可以隨時隨地輕松進出的。在這一點上毛澤東沒有給自己留后路。
黨史中說到這一段,多是注重毛澤東的行動,而我們依然想知道他的心理變化。此時的毛澤東悟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就是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性格中有某種缺陷的話,不要緊張,改不了也不要難過。因為自己的缺點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大,大到別人不可接受,就像年輕人看到自己臉上的青春痘郁悶得要命,對別人來講這根本不是事兒。關注人生目標、解決重大問題,這比天天盯著自己的缺點重要,當然最好是有意識地主動注意克服缺點。這就是最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我們?yōu)槭裁匆懻撨@樣一段話,其實這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常遇到的問題:影響我們成功的因素到底哪個是主要的?我們不知道!圣人告訴我們要吾日三省吾身,可真要是照著這套方案做,沒準什么都做不成,孔夫子的名氣再大,也沒有辦法掩飾他是一個世俗領域的失敗者。
性格因素到底在人的成功中占據(jù)多大的成分,估計誰也說不清楚。性格溫和的人最易和人相處,往往更有人緣,似乎距離成功更近些,其實這是假象,因為性格溫和的人,可能天生就有另一種缺陷,那就是不夠鋒利,缺少突破力,而真正解決問題和困難,有時候需要的是一種決絕的意志力。世俗中的人在平和的時期一般接受溫良性格的朋友更多些,但明白人會以利益來取舍,有利可圖,踹著不走;無利可圖,求著不來。所以性格鮮明的人,實在沒有必要非得將自己的棱角磨平來適應他人。關鍵還是要把目光放在大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