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美聯儲是個十足的怪胎(4)

美聯儲 作者:(美)威廉·格雷德


從政治角度看,這些陰謀論微不足道;但從文化角度看,這卻至關重要。這些理論包含著一個十分露骨的信息,即其表達了美國社會民眾的精神焦慮。與所有陰謀論一樣,針對美聯儲的“誹謗”旨在說明其是美國抵抗更神秘生活的混亂嘗試,其解釋了美聯儲具有某種絕緣于普通凡人監(jiān)督的強大力量,但同時又能控制這些凡人的生活,就像是能夠解讀神諭和判決社會發(fā)展命運過程的古老神父所誦讀的神殿咒語。從一個扭曲的角度去看,對大型陰謀論的信仰就是對宗教順從的表現,是人們承認某人或某事在以一種遙遠且不可解釋的力量控制他們。這些信仰者們搜集零散的所謂“事實”,然后將其“拼湊”成一個可以解釋善良和邪惡的宇宙的理論,與大多數宇宙論一樣,這個宇宙對于信仰者來說似乎是合乎邏輯的,但對于其他人來說則是十足怪誕的。他們躲在陰暗的某處密謀控制一切,妄圖篡奪和霸占只有上帝才擁有的力量。

在眾多惡毒攻擊美聯儲的宣傳冊里,一個永恒的主題就是對創(chuàng)造貨幣的人冠以褻瀆神靈的罪名。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由威克利夫·B·溫納德(Wickliffe B. Vennard, Sr.)創(chuàng)作的《美聯儲騙局》(The Federal Reserve Hoax)中,作者解釋道,貨幣、民主和基督教命運之間存在某種混亂的歷史聯系,即耶穌之死、林肯被刺和聯邦開放市場委員會之間的聯系:當耶穌及其信徒來到神殿掀起桌子,用鞭子將那些兌換貨幣的人趕出神殿,他就已經知道自己將在一周之內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亞伯拉罕·林肯,傾其畢生精力抵抗“銀行家”,為美國挽回數十億美元,因為貨幣的發(fā)行從來都不是像美聯儲秉承的那樣只是為了應付債務……自從巴比倫被擄時期(Babylonian Captivity) 之后,一種牢固的、隱藏性的、私下的、無神論的、邪惡的及反基督教的力量,即拜金主義,就已經開始潛移默化并根深蒂固地存在,其潛在目的就是通過對貨幣的控制進而控制全世界……本書將矛頭直指標榜為“當今最高法院”的美聯儲,即在幕后操控美國的那12位“罪犯”。5

在現代人看來,將美聯儲看做是一個宗教機構的觀點極其怪誕。然而奉行陰謀論的人們卻會精神錯亂地認為美聯儲就是現實的且影響力巨大的宗教機構。經濟學是科學現實主義的本質,美聯儲的分析手段是與形而上學的推測和猜想完全相對立的。然而美聯儲的運行機制同時也隸屬于宗教領域,其創(chuàng)造貨幣的神秘性以及對遠古神性的繼承性給一系列錯綜復雜的社會及心理運行方式提供了保護傘。它擁有自己獨特的神秘咒語,掌管著許多重大的社會儀式和交易,這些交易的強大性和驚人性似乎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能力。

將美聯儲描述為“當今最高法院”的狂熱辯論在細節(jié)上盡顯其荒誕可笑,卻也是建立在一個古老的文化基礎之上,即貨幣信仰無論是在啟蒙時代還是計算機時代都同樣符合邏輯。最重要的是,貨幣正是信仰的功能,其需要一種普遍社會的暗示性贊許,這種贊許實際上是非常神秘的,為了創(chuàng)造貨幣和使用貨幣,人人都必須信仰貨幣,無一例外。只有這樣,人們才能讓毫無價值的紙張變得有價值。一旦社會失去了對貨幣的信仰,那么毫無疑問這個社會本身也就失去了信仰。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高度發(fā)達的經濟體制下,基本的社會紐帶已經在凡人的操控下運轉了幾個世紀,工作在各個機構中的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不帶有任何宗教標志(盡管宗教仍在以某些不夠現代的文化方式直接影響著貨幣)。不管怎樣,貨幣的發(fā)展仍然需要一種深入的、不言而喻的信仰行為,因而其帶有的神秘性很容易與神權糾纏不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