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早的斯多葛主義者(6)

生命安寧:斯多葛哲學的生活藝術 作者:威廉·B.歐文


因為羅馬斯多葛學派花很多時間來討論安寧的問題(作為有德行的生活的一個副產(chǎn)品),他們給人們造成了一種對德行不感興趣的印象。比如,我們可以考慮一下愛比克泰德的《手冊》,也稱為《指南》。阿里安(Arrian,愛比克泰德的一個學生)編撰了這部著作,目的是要給二世紀的羅馬聽眾提供一部對于斯多葛主義的通俗易懂的介紹?!妒謨浴烦錆M了愛比克泰德關于我們必須做什么事情以獲取和保持安寧的忠告,但是阿里安卻認為并沒有看到提及德行的必要。

最后一點,是要評論一下對于羅馬斯多葛學派來說獲取德行的目標和獲取安寧的目標這兩者之間聯(lián)系的前后順序。我想,除了聲稱追求德行會給我們帶來安寧之外,羅馬斯多葛學派還會論證說,獲取安寧也會幫助我們追求德行。一個內心不寧的人——也即一個因生氣或悲傷這樣的消極情感而心煩意亂的人——可能會發(fā)現(xiàn),要做他的理性告知他要做的事情是很困難的:他的情感會壓倒他的智力。因此這個人會在“何為真正有價值之事”的問題上變得糊涂起來,結果就可能無法去追求它們,最終就不能夠獲得德行。所以,對于羅馬斯多葛學派來說,追求德行和追求安寧是一個有德行的循環(huán)的組成部分——的確,這是一個有雙重德行的循環(huán):追求德行帶來一定程度的安寧,安寧反過來又讓我們追求德行變得更加容易。為什么羅馬斯多葛學派比他們的希臘前輩更加突出地重視安寧的作用呢?我認為,對這個問題的部分回答是,羅馬斯多葛學派對于用純粹的理性驅動人心的信心不及希臘人。希臘斯多葛學派認為,讓人們追求德行的最佳方法,就是讓他們理解什么事情是好的:如果一個人理解真正的好事情是什么,由于他是有理性的,他就一定會追求這些事情,因而就會變得有德行。因此希臘斯多葛學派認為提及追求德行的有益副產(chǎn)品并無必要,這當然就包括最有意義的對安寧的獲取。

相比較而言,羅馬斯多葛學派顯然認為,為什么人們應該追求德行,這個問題對于他們的羅馬同胞來說并非顯而易見。他們也認識到,普通的羅馬人會本能地珍視安寧,結果就會善于接受獲取安寧的策略。因此羅馬斯多葛學派似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用給德行加上安寧的糖衣的方法——更準確地說,是用給人們指明他們可以靠追求德行來獲取安寧的方法——他們就可以使得斯多葛學說對于普通的羅馬人更具吸引力。

而且,斯多葛學派的老師,比如墨索尼亞斯·魯弗斯和愛比克泰德,強調安寧還有另一個原因:這樣做,可以使他們的學校對潛在的學生更具有吸引力。我們應該記住,在古代世界,哲學學校是直接相互競爭的。如果一所學校教授的哲學被人們發(fā)現(xiàn)是有吸引力的,它就獲得了“市場份額”;而如果一所學校的哲學不符合潛在學生的胃口,它就會被人們遺忘——這個現(xiàn)象我們已經(jīng)看到,幾乎就發(fā)生在克里安西斯領導下的斯多葛學派學校身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