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修佛與養(yǎng)生的關(guān)系(2)

佛家養(yǎng)生大道 作者:張其成


喜傷心。適度的喜悅固然能令精神放松,但是突如其來的大喜過望也有可能引起疾病,比如因為太高興了而大笑不止,或是興奮到整夜失眠,都會使心跳加速,影響精神,甚至暈倒。范進中舉就是大家熟知的因為大喜而致短暫的精神失常的例子,因此喜悅也不能過度啊。

思傷脾。對一件事思前想后、焦慮不安或是過于思念某人就會心神不寧,往往就會茶飯不香,沒有胃口,這就是脾臟受到了損害的征兆。脾臟是負責輸送和消化的器官之一,脾如果不能正常運轉(zhuǎn),就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養(yǎng)料,人就不健康。

憂傷肺?!都t樓夢》中黛玉因為聽說了寶玉要另娶他人之后憂傷咳血而死,這就是過度憂傷而導致的肺臟受損。人在憂郁時會感覺到胸悶、長吁短嘆、呼氣不暢或是鼻塞,這是肺部氣機不利的表現(xiàn),又因為肺主皮毛,所以憂郁時還會引起某些皮膚病,產(chǎn)生如生瘡、長痘等癥狀。

恐傷腎。當人受到突如其來的驚嚇時,甚至會大小便失禁,這種反應就是因恐懼而導致的腎氣不固所造成的。腎主藏精,如果人總是生活在擔驚受怕中,腎受到損害,就會影響生殖系統(tǒng)的健康。

中醫(yī)注重情志養(yǎng)生,而佛家的超脫恰恰是讓人靜心的最好的養(yǎng)生方法。學佛的人需要六根清凈,減少情緒波動,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也就不會生出這些因情緒化而導致的各種臟器病癥,達到身心清凈。

佛家主張“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有表象的物質(zhì),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都是實在的東西,這些就是色相,但無論什么具象的東西,它的本質(zhì)都是空的。所以一切現(xiàn)象都是虛幻的,那也就不必對七情太過在意。如果你痛到腸斷也能忍耐,苦比黃連也能咽得下,煩到焦頭爛額也能心平氣和,難到絕望也能解脫,委屈到想哭也能忍住,憤怒到怒火沖天也能平息,憤恨到咬牙切齒也能讓它消散,心急如焚也能淡定如水,大喜過望也能沉得住氣,傷人的話到嘴邊也能停得下來,飛來之財?shù)窖矍耙材芸吹?,情到深處也能脫得開,那你就真正能做到不為人生的各種苦所困,修養(yǎng)到這種程度,也就達到身心調(diào)順了。

同時,佛家也注重飲食與禪定等養(yǎng)生方式。佛家對于現(xiàn)代人的心理問題也有異于西方的獨特的調(diào)養(yǎng)方式,佛教教人清心寡欲,修習“戒、定、慧”,擺脫“貪、嗔、癡”三毒對人心理的傷害,從根本上清除心理的毒瘤,從而達到身心一統(tǒng)。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