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法律實用主義到法律虛無主義(1)

中國在歷史的轉(zhuǎn)折點 作者:馬國川


江平

著名法學(xué)家,中國政法大學(xué)終身教授。1930年12月生于大連,浙江寧波人。1948~1949年就讀于燕京大學(xué)新聞系,1951~1956年,就讀于莫斯科大學(xué)法律系,回國后任教于北京政法學(xué)院,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8年重返講臺,先后擔(dān)任中國政法大學(xué)副校長、校長。曾擔(dān)任第七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xué)會副會長?,F(xiàn)為北京仲裁委員會主任。主要著作有《羅馬法教程》(合著)、《西方國家民商法概要》、《民法教程》(合著)、《沉浮與枯榮》等,主編《中國司法大辭典》、《商法全書》、《證券實務(wù)大全》、《商法案例評析》等書。  

中國法治30年

采訪嘉賓:江平

采訪時間:2008年5月20日

采訪地點:北京,豐臺區(qū),江平寓所  

從法律實用主義到法律虛無主義

馬國川:在改革開放30周年的今天,您作為一個法學(xué)家,如何評價這30年中國所走過的法治歷程?

江平:要說這30年,恐怕要從30年之前的30年開始。明年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了,只有把改革開放的30年放在這60年的歷史背景下,才能夠更清晰地辨別出我們所走過的道路。

馬國川:不鑒往則不足以知今。

江平:回顧歷史是很重要的。共和國的60年,前30年就是從法律實用主義到法律虛無主義,后30年是從法律經(jīng)驗主義到法律理念主義。就是說,我們國家經(jīng)歷了四個法律時期:法律實用主義、法律虛無主義、法律經(jīng)驗主義,現(xiàn)在在走向法律理念主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