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中學里的那種年級模式也是這樣的。如果您讓一年級的學生同五年級的學生一起上課,那么一年級的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果我們給那位用時20秒的人介紹一位教練,這位教練能夠讓他在短時間內(nèi)達到12秒的成績。這種訓練方法將會很粗暴,你認為他還會對短跑訓練產(chǎn)生興趣嗎?”
“很難,”我說,“只有那個教練了解他的弱點,并采用適合他的訓練方法,他才有可能對短跑訓練產(chǎn)生興趣?!?/p>
“很好,”拉迪斯先生繼續(xù)說道,“關于外部條件我們就先談這么多,下面我們來說說內(nèi)在的態(tài)度。讓我們假設,那位跑得很慢的仁兄對自己說,‘我就是一個飯桶,我根本就沒有天賦,我永遠都不可能成功!’被測試者為自己虛構(gòu)出了一個負面的形象?!?/p>
我接下去說道:“然后他就會不停地問自己,到底為什么還要干這件苦差事,從而對短跑變得毫無興趣?!?/p>
“很對。相反,如果他確定,通過相應的訓練,他總有一天能突破12秒的大關,那么他一定又會以另一種眼光來看待這件事了?,F(xiàn)在讓我們再換一種情境,那個學生現(xiàn)在許下雄心壯志,‘我要在兩個月之內(nèi)突破12秒的大關。’那么又會怎么樣呢?”
我想了一會兒:“那么他也許會在半路上遭到打擊而氣餒,因為他發(fā)現(xiàn),這個目標不可能實現(xiàn)?!?/p>
“對,或者他有可能過度訓練,導致自己受傷??偠灾Y(jié)果都一樣——不會再有興趣!還有一點,這個人到底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假設他曾經(jīng)在電視里看到一個節(jié)目,講的是短跑運動員生活中令人向往的事情,那么他的興趣會維持多久?”
“也許能持續(xù)到他看下一期節(jié)目?!蔽倚χ卮鸬馈?/p>
“如果他夢想著能有運動員一般強壯的體魄,并希望以此獲得全新的自我認同感。在每一次跑步的時候,他都覺得自己的身體正在變得強壯,自我認同逐漸提升,那么他又會怎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