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在各大工業(yè)強國中,只有美國成為了終極悍將,站到了最后。在戰(zhàn)后的多年間,各種類型的日用消費品的需求暴漲,汽車、房產、服裝以及家用電器都有著極大的需求量。競爭開始了。20世紀30年代到處可見的失業(yè)現(xiàn)象不見了,勞動力在全球范圍內成了稀缺商品。受益于美國《退伍軍人權利法》,無數(shù)接受了高等教育,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年輕人涌出大學校門,他們帶來了更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同時,社會提供給他們的消費產品的種類和數(shù)量也在大幅增加。在1950年,在普通超市能買到的產品種類不足500種。到1965年,在普通超市里可以買到的商品種類已經超過了5 000種。今天,一般超市里儲備的貨物種類已經達到了10萬種,甚至更多。為了及時應對客戶日新月異的消費需求,為了滿足受過高等教育的客戶的消費需求,各大公司不得不一直堅持創(chuàng)新,讓商品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