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鮮:我們第一次戰(zhàn)敗》第5章(5)

朝鮮:我們第一次戰(zhàn)敗 作者:(美)貝文·亞歷山大


時間是6月28日凌晨2點15分。巨大的爆炸將公路大橋的兩孔橋身掀翻到了下方的漢江里。橋面三個車道上擠滿了士兵、平民和車輛。炸前根本沒有發(fā)出任何警告。當時在首爾的消息靈通的美國軍官們估計,那兩孔橋身陷落時,有五百至八百人被炸死或淹死。在沒有塌下去的水面上方的那段橋上的人數(shù),也許是這個數(shù)字的兩倍。江北面通過大橋的寬闊的八車道公路上,塞滿了平民、行軍的士兵和一輛接一輛的車輛,其中包括軍用卡車和炮車。

炸橋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不必要的災難,不僅因為無辜的人們死于非命,而且正如羅伊·阿普爾曼在他的朝鮮戰(zhàn)爭初期官方陸軍史中所說的那樣,“它全然不顧作戰(zhàn)形勢,當時韓國軍隊仍在城郊阻擊敵人,如果橋梁被毀,必然會損失成千上萬的士兵、運輸工具和幾乎所有的重型武器”。

在北朝鮮人接近橋梁之前,南朝鮮人至少還有六到八個鐘頭時間。在這期間里,江北三個韓國師的眾多士兵和他們的大部分裝備完全可能通過。駐韓軍事顧問團一幫人,在早上6點鐘乘坐征用的渡船渡過了漢江,和顧問團在一起的一名韓國軍官一槍打穿了一名船工的襯衫,強迫他把渡船靠上了碼頭。軍事顧問團的軍官們報告,戰(zhàn)斗仍在離江一段距離的地方進行。北朝鮮提供消息的人士說,他們的部隊直到中午才到達市中心。

可以說,炸橋是一場軍事災難。部隊不得不拋棄他們幾乎所有的運輸工具、大部分物質和大多數(shù)重型武器。得以逃脫的大部分隊伍是涉水過江,或者乘坐小船和木筏過江的。橋梁的破壞也開始瓦解了韓國的軍隊。6月25日那天,韓國軍隊中有九點八萬人。一周之后,可以計算在內的人數(shù)只有五點四萬人,許多人成了落伍者。有些數(shù)字甚至更為悲觀,因為三分之一的韓國軍隊是由司令部和勤務部隊組成的,作戰(zhàn)部隊當時也蒙受了重大損失。張將軍估計,7月1日受韓國組織指揮的部隊僅有四萬人。麥克阿瑟將軍還要悲觀些,他在6月29日估計,實際可以作戰(zhàn)的士兵只有二點五萬名。不論是什么數(shù)字,曾在首爾以北投入戰(zhàn)斗的幾個師的戰(zhàn)斗潛力已十分可憐:他們保留下來的武器還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