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是,很多人認為的“親密”的朋友,在現(xiàn)實中都是處于第二層次關系。我們很少透露自己的信息,因為這樣使我們感到脆弱或透明,我們很少會冒感情上的風險。如果別人提到這樣一個熟人,我們的本能反應會說:“哦,我是他的朋友。”但是,當我們真正剝開洋蔥,我們所有關系的深度都僅限于談論新聞、體育和天氣的范圍。我們永遠不會指望從他們那里尋得幫助,或幫我們一個大忙。我有不少朋友都屬于談論新聞、體育和天氣的層次。任何時候我與他們交談,聽到的都是完美的—他們的家庭是完美的,企業(yè)是完美的,人生是完美的。他們讓你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他們完美的部分。他們從不談論生活中的事情、真正的挑戰(zhàn)或真正在意的東西。因此,這種關系從來沒有超越第二層次。
在第三層次的關系中,人們之間的關系發(fā)展到情感舒適的程度,彼此的交流超越了信息層次,不再停留在新聞、體育和天氣的限制范圍內(nèi),開始分享意見和感受。彼此之間就算是交換完全相左的觀點也感到自在安全,而不再僅僅討論一些瑣碎的小事情,諸如誰是棒球歷史上最好的擊球手(作為揚基隊球迷,我崇拜德里克·杰特),哦,是的,我知道有些球迷不認為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
在企業(yè)中,職位權威仍然是第三層次關系的首要指導力量。我們的工作職位要求我們說出自己所思考的,而不僅僅局限于目前已有的數(shù)據(jù),因為我們的意見可以幫助做出決定。我們越是處于組織結構圖的高層,我們的意見和關注就越重要。
在第三層次的關系中,我們開始了解我們的同事、供應商、客戶和其他專業(yè)合作伙伴,我們開始了解他們的為人,即使我們不一定同意他們的所有意見。而我們也會分享關于自己的個人信息—我們的想法和感受。
也是通過第三層次的人際關系,你會發(fā)現(xiàn)我所說的“沖突的墻”。關系經(jīng)常在這里裹足不前,因為在這里,不可避免的沖突就像一扇鎖著的門,阻礙關系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但與此同時,它也提供了機會,促進關系之間的互動,從而發(fā)展更深層次的關系。
真正的關系并不基于我們的職位或我們所在的層次等級。我們跟隨某個人,是因為他身居老板的位置,我們是對他的職位權威做出響應。我們跟隨某個人,是出于我們對他的信任和尊重,此時我們是對自己的感受做出回應—視其為一個人。這就是我所說的“關系權力”。達爾莉樂·貝利,在《未來的領導人2》中,稱這一類型的權力是真正的起決定性作用的領導能力特征:“職位權威僅僅是職位。真正的領導者知道,他們是誰以及他們扮演什么角色,比他們做什么更加重要?!?/p>
第四層次的關系,層次更深,意義更重要—我們彼此有著共同的利益、目標、信念和理想。我們還學會了在沖突中工作,我們做事的方式表明,我們看重關系本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