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樂觀的偏見》擁有特異大腦的倫敦“的哥”(2)

樂觀的偏見 作者:(美)塔利·沙羅特


鳥類的大腦也發(fā)生了類似的事情。海馬體何時使用或者如何使用決定了其增大和萎縮的程度。會貯存食物的鳥類,它們的海馬體比那些不會貯存食物的鳥類更大。海馬體的容量和鳥類貯存食物地點的數(shù)量以及貯存食物的持續(xù)時間有關(guān)。比如,林鳥可以貯存數(shù)千種食物,每一種都可以藏在不同的地方。它們可以把食物放上幾個月,然后還能準(zhǔn)確地找出來。(但是,我就經(jīng)常不記得把車子停在了哪里。)秋季是儲藏食物的高峰期,這些鳥類的海馬體就會變大;這個季節(jié)結(jié)束后,海馬體又縮了回去。正如退休的出租車司機(jī)一樣,這些鳥類的海馬體會根據(jù)需求的變化而變化。

鳥類的海馬體不僅僅對食物需求敏感,它們也會對其他記憶需求作出反應(yīng),比如需要記得把鳥寶寶放在哪里了。有些鳥類如牛鸝會孵育寄生,它們得把蛋擱在其他鳥巢里,粗心大意的鳥類會幫牛鸝孵化小鳥,這樣就不用牛鸝親自費(fèi)神了。這好比鳥類中的全職奶媽,只不過這位奶媽沒有報酬,而且還認(rèn)為孩子真是自己的。牛鸝把蛋擱在別家巢里之前,會先作一番調(diào)研:它會在四周勘察,為自己的蛋找尋合適的鳥巢;然后,她必須記住選中鳥巢的位置,以后方便把蛋放好。有一種羽毛艷麗的牛鸝,雌鳥會獨(dú)自出去尋找合適的鳥巢。對于這種牛鸝,雌鳥的海馬體就比雄鳥的大,這很可能是因為需要記住更多東西。不過,其他種類的雄雌牛鸝會一起去尋找鳥巢。這些牛鸝海馬體的大小就不會因為性別而存在差異。

在田鼠身上也能看到海馬體的改變,這些改變是由類似的需求造成的。田鼠是毛茸茸的小動物,我會在第四章中詳細(xì)介紹。田鼠有兩大類,一類是草原田鼠,在自然界屬于單配制動物,而它們的親戚草甸田鼠則是多配制。我們都知道,擁有重要的另一半需要一定的記憶能力。我們得記住他們的生日和各種紀(jì)念日,記住對方喜歡和不喜歡什么,還要記住對方家人、同事和朋友的名字。想象一下,如果你有5個甚至10個伴侶該會是怎樣的場景。配偶越多,要記住的信息就越多;如果把信息錯誤地安在了錯誤的對象身上,那你的日子就比較難挨了(如果把露西的生日記成了南希的,露西肯定會不高興)。就田鼠而言,海馬體的大小顯然對“婚姻狀態(tài)”很敏感,會隨著性伴侶數(shù)量的變化而變化。草甸田鼠(沒有固定配偶的那種)的海馬體比它單配制的親戚要大。此外,海馬體的大小也和田鼠的地盤有關(guān)。如果某個田鼠的伴侶居住得比較分散,那它的海馬體就比那些伴侶居住地較為集中的田鼠大。母田鼠居住得越分散,雄田鼠的海馬體越大。因此可以推出,海馬體越大,就越有利于空間記憶,讓田鼠可以更自如地游走在各個“情人”之間。那么,這會不會也讓田鼠能夠展望未來,為將來邂逅更多位佳人助一臂之力?

“思維時光穿梭”這個詞首先由加拿大心理學(xué)家恩德爾·托爾文提出,指我們回顧往事以及想象未來的能力。托爾文認(rèn)為這兩種能力是有聯(lián)系的:它們都依賴相同的認(rèn)知和神經(jīng)機(jī)制。1985年,他報道了關(guān)于K·C的案例,講的是一個患失憶癥的病人不但不能回憶過去,而且沒法展望一年、一周,甚至一天后的情況。當(dāng)問起他的過去或者未來時,K·C表示大腦中一片空白。K·C大腦的額葉和顳葉都遭到了損傷,包括海馬體也有一處損傷。20年后,埃莉諾·馬圭爾(針對倫敦出租車司機(jī)做實驗的科學(xué)家)檢查了那些因海馬體損傷而失憶的病人,這些人和K·C一樣,都無法想象出未來場景的具體畫面。病人缺少正常工作的海馬體,似乎就會受困于時間——無法回顧過去,或者無法探索未來。

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心理學(xué)家唐娜·亞蒂斯和丹尼爾·夏克特在哈佛大學(xué)開展了一系列大腦成像的研究。研究表明,我們回憶過去以及想象未來時,海馬體都會參與其中。兩位心理學(xué)家認(rèn)為,海馬體的演化與之前大家的看法不同,不是為了形成或喚起記憶,而是模擬未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