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過水果攤位后,我們一路尋尋覓覓,很快看到了大腸包小腸,雖說我美芝飽讀詩書,但是我一直以為“大腸包小腸”就是一根大一點的香腸,里頭包了根小一點的香腸。每次我聽別人說起這個名字,都會疑惑地問道:“那豈不是很油膩,很肥?”
此次終于親自來到寶島臺灣,我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大腸包小腸的攤主,指望著他們會對著鏡頭口沫橫飛、表情豐富地給我解釋一通到底什么才是大腸包小腸。哪知他們二人愣愣地望著我,不知道是我說話太快他們沒聽明白,抑或是他們覺得我這個問題白癡了點?
當我看到他們腦門上冒出來的無數(shù)個問號的時候,我只好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我抓起大腸包小腸就往嘴巴里頭塞。哎喲,原來這個大腸竟然就是糯米呀!茅塞頓開后,我驚嘆道:“原來就是我最喜歡的大糯米腸子,里頭又包了些菜和小香腸,味道真不賴,這個多年的誤會也總算是解決了?!彼源竽c包小腸不但不油膩,反而還好吃得不得了。
吃了大腸包小腸后,被其他琳瑯滿目的攤位炫得頭暈眼花的我,正當頭痛不知道要吃哪家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周潤發(fā)大哥的照片。喲,大餅包小餅!
哎,等等。我說士林夜市里頭的名字怎么都是這么押韻呢?大腸包小腸,大餅包小餅。
沒法子,從小喜歡看上海灘,既然是發(fā)哥去吃過的,我們一定要去捧個場的。
手工現(xiàn)做的大餅包小餅,老遠就可以聞到餅皮和面粉的香氣。隊伍也是排得老長了,攤位里頭一位搟面的大哥,滿頭是汗,衣服上,臉上都是面粉。還未品嘗就已經(jīng)覺得這里的搟面師傅已經(jīng)到了出神入化、忘我的境界了。事實證明,發(fā)哥還是很有眼光的,不僅攤位老板娘漂亮人好,而且這大餅包小餅也確實是面皮糯而有嚼勁。我選擇的花生口味更是香氣十足。
連吃了兩份厚實又容易飽的東西,是時候換換口味了。挑個稀奇古怪點的來嘗嘗吧!咦,青蛙下蛋?話不多說,鏡頭和話筒一起湊上去。
“你這里生意是不是很好呀?”
“是呀!”
“我覺得生意好呢,除了東西好吃之外,店員長得帥氣也很重要,對不對?!”
對方大笑道:“對!”
哈,果然是年輕人,看綜藝節(jié)目長大的,就是配合得相當完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