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太極拳概論》1.1 源流(4)

太極拳概論 作者:馬有清


張三豐得火龍真人之傳

元朝(1279——1368)時,張三豐出生在遼東懿州,富文學才識。元朝定都于北京時,宰相廉希憲奏補他做中山博陵令(即今河北省安國縣)。張三豐博覽古今,精通經(jīng)史,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很有研究。他對名利很淡泊,又受到一些人如葛稚川的抱撲子影響,傾向于養(yǎng)生長壽之道。他有感于歷代之興衰,無意仕宦。他說:一官蕭散,頗同勾漏。把做官的一旦丟職如同計時的漏水一樣,漏下去就沒有了。于是他辭官不干。后來他的父母死了,遵古制守孝三年,將家產(chǎn)分給同族之人,帶了兩名童子,一個叫清風另一個叫明月的出外游訪。他走遍了許多地方,可惜終無所遇,后來到了陜西華山,所帶的錢也花的差不多了,兩名童子也相繼死去。他獨自一人正在感嘆的時候,由山上來了位道土叫火龍真人。那時的道人都有法號的,火龍真人的事跡我查過一些書,在一本文學筆記上查到他的名字叫賈得升,他的家世和生卒年月就不詳了。火龍真人把張三豐帶到他的觀廟,看到三豐身心疲憊,叫他先把身體養(yǎng)好,才開始教他修煉。

這里我有一些看法要談談,因為他們是研究宗教哲學的,以養(yǎng)生長壽為主,以防御擊技為輔,所以許多書籍的記載如同玄要篇、大道論等,都談張三豐養(yǎng)生長壽,不談太極拳。道教中講究,欲大成者則化功也,欲小成者則武事也。因此過去中國古籍所記載的,大多寫某某人道德怎么高尚,學識怎么淵博,有那些治國安邦之策,有那些休養(yǎng)生息之法,有那些養(yǎng)生長壽之奧秘,對于拳勇之雕蟲小技往往舍之而不談。如果你非摳這個問題,只能說是你自己心胸狹窄了。

張三豐在華山除了向火龍真人學養(yǎng)生長壽之外,還要學運動身體的,就是練太極拳。火龍真人的老師是陳摶老祖,就是陳希夷。他是專門研究太極學說的,跟當時的名人二程、朱熹等一起研究,寫了太極圖說,說明太極的原理和來源,以及包括多少內(nèi)容等。張三豐所學太極拳的路子,和唐許宣平的路子大致相同,有文獻可查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