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道路》第三章 狄更斯在深圳(6)

中國道路:一位西方學者眼中的中國模式 作者:(意)洛麗塔·納波利奧尼


改革開放初期,人口從鄉(xiāng)村到城市的流動被嚴格管理。20世紀80年代初,如果你想到深圳闖一闖,就必須在自己的戶籍所在地辦理“特區(qū)通行證”,并注明目的地?!爸挥谐痔貐^(qū)通行證(在中國被稱為臨時通行證)的人才能去特區(qū)打拼,對于當時的中國人來說,特區(qū)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眲㈤_明解釋道。

20年代80年代后期開始,情況逐漸發(fā)生了變化:去深圳變得越來越容易了,政府的管制開始放松。中國開始進入一個新時期:1990年,中國的流動人口已經(jīng)達到600萬。當2003年中國政府廢除通行證后,這一數(shù)字持續(xù)增長。2008年,中國的流動勞動人口達到了2億。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遷移。

那么誰是最大的獲益者呢?毫無疑問,答案是外資企業(yè)。

中國大遷移

讓我們將目光投向20世紀70年代,當時對于鄧小平執(zhí)政時期的中國來說吸引外資并不容易。在國民經(jīng)濟的每個部門都能看到毛澤東思想及其主張的影子,而“文革”的陰霾仍未散去。更重要的是,對于當時的西方世界來說,中國就是一個謎。在東西方對峙的冷戰(zhàn)大背景下,如何對中國進行界定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盡管尼克松和基辛格在1972年開始了對中國關系的破冰之旅,但是對于西方來說,中國仍然是一個威脅的來源,沒有人覺得能夠同中國人做生意。

當時第一批來中國大陸經(jīng)濟特區(qū)的淘金者主要是中國臺灣人、中國香港人和韓國人,其中既有華人也有外國人。這些人是中國大遷移這一事件的一部分,但是在其中的角色與經(jīng)歷與他們所雇用的本地工人截然不同。這些淘金者不是共產(chǎn)主義者,他們了解資本主義體系,知道生產(chǎn)何種產(chǎn)品會受到西方市場的歡迎。對于他們來說,中國在世界商業(yè)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以最低的價格生產(chǎn)西方消費者的日用品。在他們眼中,他們所雇用的中國勞動力大軍既沒有名字也沒有身份:這些勞動者只是一種生產(chǎn)工具與手段,是馬克思所描述的工人階級的、較為高級的現(xiàn)代版本。對此,中國工人也十分了解。

20世紀90年代初,一名工人曾經(jīng)向學者潘毅描述自己的工作情況。潘毅是香港理工大學的副教授,曾經(jīng)以工人的身份臥底工廠,從而獲得了極寶貴的材料,最終著成了《中國女工:新興打工者主體的形成》一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