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大貨幣遭遇特里芬難題的背景下,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是全球金融穩(wěn)定的內在要求。如果美元和歐元的擴張不可持續(xù),其他國家又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增長速度來擔當這一角色,客觀上就迫切要求中國的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來承擔這一重任。所以人民幣國際化,不僅有利于中國,而且是全球經濟穩(wěn)定的迫切需要。
然而,人民幣國際化也面臨著短期無法解決的困局:如果人民幣要投放到其他國家,要么中國通過人民幣購買其他國家的貨物,要么購買其他國家的企業(yè)或海外資產,前者要求中國經常項目逆差,后者要求中國資本項目逆差??墒侵袊F(xiàn)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是順差,順差的結果:不但人民幣不可能投放到國外,而且中國持有的外幣反而越來越多。
所以全球國際貨幣體系面臨的兩大難題一是美元和歐元的特里芬難題無法解決的,二是人民幣限于中國對外順差而無法走向全球。這種國際貨幣體系的困境一方面會推動人民幣加速升值,直到中國出現(xiàn)逆差,另一方面會由于各國金融資產配置調整,造成黃金價格持續(xù)上漲。
國際儲備資產調整惠及黃金
通常,國際貨幣發(fā)行國的央行資產都是以本國國債為主,背后是本國強大經濟實力的保障,國際貨幣發(fā)行國會選擇擁有黃金等戰(zhàn)略儲備資產作為貨幣信心的保障。其他國家央行和金融機構則在本國國債、國際貨幣和黃金等在戰(zhàn)略資源之間確定資產配置。
每一次國際貨幣體系的不穩(wěn)定,各國央行和金融機構都會調整資產配置。2002年以后各國央行和金融機構都開始大量儲備歐元,短短的幾年之內,在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的商業(yè)銀行都可以兌換到歐元,結果造成歐元價格從最低時的0.82美元最高上升到1.62美元。這一次歐元危機,勢必引發(fā)全球央行和金融機構新一輪的資產配置調整。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黃金才是信用貨幣真正的對立面,各國金融機構在尋求保值資產的過程中,黃金從來都沒有被忽視。目前歐元區(qū)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超過10000噸,美國長期保持8000噸的黃金儲備。而中國和日本卻仍然以貨幣從屬國的地位持有數(shù)萬億的美元、歐元等外幣儲備,各自的黃金儲備只有1000噸左右,分別占各自外匯儲備的1%左右——亞洲經濟大國的這種戰(zhàn)略儲備結構不僅是本國金融體系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是亞洲乃至全球貨幣體系不穩(wěn)定的因素。
布雷頓森林體系倒閉以后,黃金價格從每盎司35美元上漲到850美元;2002年美元貶值開始,黃金從每盎司300美元上漲到1100美元;而這一輪歐元危機才剛剛開始,黃金就從每盎司900美元升到1260美元——如果歐元兌美元匯率下跌到1:1的水平,黃金價格有可能會上升到每盎司2000美元以上。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美國大舉借債,債臺高筑,卻未出售一克黃金。歐洲一些國家如德國、法國也是黃金儲備量比較大的國家,在金融危機中盡管遭受巨大沖擊,不但沒有出售黃金,反而增持黃金。俄羅斯、阿根廷、南非等國多次在國際市場上增持黃金,印度不但在市場上收購黃金,還一次性從IMF手中購進巨額黃金,中國央行則通過收購國內黃金而使央行黃金儲備5年增加了近一倍。
盡管把大部分外匯資產換成黃金也不可能,但是國際貨幣發(fā)行國沒有一定的黃金儲備卻是萬萬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