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人定勝天只是傳說嗎(12)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作者:(美)馬丁·塞利格曼


焦慮癥

抗焦慮癥的藥可以減輕焦慮,能明顯讓你放松,為你帶來生命的春天,但它和抗精神病和抗抑郁癥的藥一樣,只能治標。一旦停藥,就會復發(fā)。更糟糕的是,如果這種焦慮源自一個實際的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在服藥期間你不會采取任何行動來解決問題。從某一方面來講,焦慮是提醒你對生活做些調(diào)整的信息,而抗焦慮癥的藥卻阻斷了你獲得信息的通路。此外,這些藥都被濫用了。

抗焦慮癥的藥不像抗抑郁癥或抗精神病的藥會有不好的副作用,但長期服用,效用就會降低,還可能上癮。

躁狂癥

鋰對躁狂癥是很有效的。但這種藥的主要問題是病人不肯服用它,因為他們喜歡保持躁狂的狀態(tài)。在過去的幾百年里,鋰都被當做一種藥來使用,但它會引發(fā)心臟病。澳大利亞的研究員凱德發(fā)現(xiàn)了鋰的抗躁狂性,從而讓它再次流行。但醫(yī)生們從一開始就被警告說,要小心監(jiān)控服用鋰的病人的身體狀況。你無法超越你的基因

生物精神病學的最后一個原則是基因性。這與我們這個時代的政治敏感性是如此地對立,以至于它的卷土重來再一次震驚了我們。生物精神病學者怎么可能相信這樣“未開化”的看法呢?讓我們看一下一個虐童案件的解釋。

安迪是一個兩歲的孩子。只要他不聽話,他爸爸史蒂文就會揍他,不是簡單地打屁股,一旦動手打,就停不下來。安迪越哭,爸爸越生氣,直到安迪不哭時爸爸才會收手。孩子通常會被打得鼻青臉腫或傷筋動骨。他媽媽把他送去急診室,謊稱是他摔成這樣的,但史蒂文還是被逮捕了。

史蒂文在童年時也是如此被他爸爸打的,他還記得他爸爸說過,他的爺爺也是這樣打他爸爸的。

社會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這種虐待兒童的循環(huán)是習得的。史蒂文打安迪是因為他曾被他爸爸打過,而他爸爸學會打史蒂文也是因為他被自己的爸爸打過。所以那些從小被父母虐待的孩子比沒有被虐待的孩子,長大后虐待自己孩子的可能性更大。還有一個理論也能解釋這種現(xiàn)象,但這種理論在社會上不太流行,所以社會心理學家就把它忽略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