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戲劇的故事》第6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戲?。?)

戲劇的故事 作者:(美)埃德溫·威爾森


意大利戲劇法則:新古典主義典范

在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戲劇運動中, 批評家比劇作家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意大利批評家清楚而明確地表達了戲劇法則,即通常所說的新古典主義理念(neoclassical ideals),它在近200 年的時間里支配了歐洲大部分地區(qū)的戲劇理論。新古典主義的一個重要概念是逼真(verisimilitude),這意味著戲劇應當“具有生活真實”。然而,他們的逼真觀與現代戲劇里看到的現實主義大相徑庭。他們堅持這樣的戲劇應從真實的生活里發(fā)現和驗證,但承認戲劇應有固定的情景和人物。

新古典主義的另一個重要概念--也是他們最著名的法則--是“三一律”(three unities):時間的統一、地點的統一和行動的統一?!叭宦伞笔浅鲇诒普娴囊蟆!皶r間的統一”要求發(fā)生的故事不應當超過24 小時?!暗攸c的統一”要求故事應該在同一個地點發(fā)生?!靶袆拥慕y一”要求只有一個中心故事,包括一群相對少的人物。這意味著不能有次要情節(jié)。人們通常錯誤地以為“三一律”是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實際上亞里士多德只堅持一個統一:行動的統一。

新古典主義體現的風格十分狹窄。悲劇主要表現貴族生活,喜劇主要表現普通人的生活;悲劇結尾必須悲慘,喜劇必須歡樂,兩種風格不能混合。新古典主義批評家認為,所有戲劇的功能是進行道德教育。他們還認為,對觀眾而言,人物必須在道德上可以被接受。

還有許多其他的法則,如絕對禁止舞臺上的暴力。新古典主義取消了歌隊和超自然的人物,也反對獨白(soliloquy)--一種戲劇獨白,人物通過大聲言說揭示思想。

雖然意大利的各種戲劇批評有著明顯不同,但都高度規(guī)范化。這些戲劇批評告訴作者為了創(chuàng)造杰出的戲劇應當如何寫作。新古典主義的批評法則對17 世紀的法國劇作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意大利的劇場

建筑師對劇場結構的革新,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的杰出成就。兩棟至今存在的劇場建筑展示了意大利劇場建筑藝術的發(fā)展歷程。

維琴察的奧林匹克劇場是文藝復興時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劇場,它是一個小規(guī)模的室內羅馬劇場。觀眾席大約可容納3000 名觀眾,有彎曲的長椅連接景屋。這種構造形成了半圓形歌舞場。景屋前有一個升起的舞臺,大約寬21.34 米,深5.49 米。景屋面墻裝飾仿自古羅馬景屋,設計成街道的樣子。建筑正面有5 個開口,后墻有3 個,兩側各有1 個。每個開口后面是一個小巷或街道圖景,延伸消失在遠方。為了達到景深的效果,每個小巷都有立體建筑--房屋或商店,尺寸依次減小,使它們看起來像離舞臺開口越來越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