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評論家或批評家喜歡在看演出前讀劇本,借此保持自己獨立的判斷,因為表演和導演的詮釋在戲劇體驗里占有很高的比重。而有些評論家和批評家卻喜歡沒有先入之見地觀看演出。另有些人,特別當他們觀看如莎士比亞劇作一類的經(jīng)典劇目時,喜歡通過先讀劇本喚起他們對文本的記憶。
批評的標準
批評家在介入一個戲劇活動前應當問三個問題。(順便提一句,這些問題觀眾也可以問。)
這個劇本或作品試圖闡釋什么?
它做得怎么樣?
所做的值得嗎?
這三個問題必須時刻牢記。無論是劇本還是演出,都應當用這三個問題進行評判。批評家無論是評價劇本、演出,或者是兩者,都必須弄清楚這三個問題。
問題1:它們要闡釋什么? 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批評家必須準確解釋作品要闡釋的主題,這個主題既包含劇作家的也包含導演的。有時答案是清晰的--如喜劇或鬧劇--有時不是。
如劇作家可以嘗試用諷刺的方式批評夸張的行為,但這種諷刺有時對觀眾來說很不明顯。也許某個劇本是對另一個劇作家的惡搞--通過某種故意的模仿取笑另一位作家。如果觀眾理解了這個,演出的意圖就更明晰了。關于導演的工作,批評家必須再次確定他要表達的東西。導演盡力準確地呈現(xiàn)劇作家的意圖了嗎?或是他試圖表達不同的東西?一個作者導演(auteur director)經(jīng)常試圖在戲劇作品里呈現(xiàn)自己的觀點,而這個觀點對劇作家來說并非必要。批評家應當向讀者闡釋這一點,幫助觀眾理解舞臺上發(fā)生的事情。
問題2: 這種闡釋成功嗎? 在回答第二個問題時,批評家會做出個人化評價。劇作家的主題表達的怎么樣?演員和導演賦予劇作生命了嗎?通常,評論家或批評家做出個人評估時并不會考慮觀眾的反應。然而,評論家有時會評論觀眾的反應,尤其當評論家不認為這幕劇寫得好或演得好而觀眾卻反應熱烈時。
問題3:這種闡釋值得做嗎? 在回答第三個問題時,批評家評價所有人物的完成情況。這種類型的作品或演出令人信服嗎?它實現(xiàn)了一個正當?shù)哪康膯??它有意義嗎?作品或演出本身是一個有真正價值的任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