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位年輕人是一位好學生,他也發(fā)表了下面這篇抗辯文:
反之,如果法院判我勝訴,那么我不需要付錢。但如果判普羅塔哥拉斯勝訴,那我還是沒贏得第一個案件,我也不需要付錢。不論法院判我贏還是他贏,任何一項判決我都不需要付錢。(法官崩潰了,將案件無限期延后。年輕人因此證明了選言項錯誤,也逃出了兩難困境。)
假兩難推理中的謬誤,是由錯誤結(jié)果或錯誤選擇所組成,通常在你反對的決定將要實現(xiàn)時使用,會使情況對你變得非常有利。當你指出兩件事的其中一件發(fā)生時,不好的結(jié)果將會隨之而來,你就涉入了這項謬誤:
如果我們允許在這個地區(qū)開一間給問題青年的旅館,那么這旅館也許會是空的,也許會是滿的。如果是空的,將會造成金錢的浪費;如果是滿的,則會給地方帶來許多麻煩制造者,讓地方難以應付。因此……(祝你好運,希望委員會中沒有普羅塔哥拉斯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