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眾病之王:癌癥傳》堅硬的電子管與微弱的光(3)

眾病之王:癌癥傳 作者:(美)悉達多·穆克吉


1896年3月29日,在位于芝加哥霍爾斯特德大街(這個街名與外科醫(yī)生霍爾斯特德無關)的一家電子管廠內(nèi),格拉比臨時制作了一只X射線管,用來照射罹患乳腺癌的老年婦女羅絲·李(Rose Lee)。李在做了乳房切除手術后,癌癥仍舊復發(fā),她的胸部長出了一個巨大的腫瘤,令她十分痛苦。她被引薦給格拉比做最后一搏,更多的是為了滿足格拉比的實驗好奇心,沒有奢望能取得任何臨床效果。格拉比翻遍了工廠,尋找可以遮住乳房其他部位的物件,卻連一片金屬板都沒找到。他只好用在一只中國茶罐的底部找到的鋁箔紙包裹住李的胸部。格拉比連續(xù)18個晚上,持續(xù)用射線對她的腫瘤進行照射。治療過程十分痛苦,但小有成效。李的乳腺腫瘤發(fā)生了潰爛和緊縮,這是X射線治療史上第一例有文獻記載的局部反應。但是在初次治療的幾個月之后,李開始出現(xiàn)眩暈和嘔吐感。她的惡性腫瘤已轉移到了脊柱、腦、肝等部位,不久就去世了。于是,格拉比又在無意中得出一項重要結論:X射線只可用于治療原位腫瘤,對于轉移后的腫瘤,效果微乎其微 。

治療效果雖然短暫,但格拉比仍然受到了鼓舞,他開始利用X射線去治療大量的原位癌患者。隨著X射線診室在歐洲和美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腫瘤醫(yī)學的一個新分支——放射腫瘤學,誕生了。到20世紀初,雖然距倫琴發(fā)現(xiàn)X射線尚不足十年,但醫(yī)生們對放療治愈癌癥可能性的狂熱卻不斷膨脹。1901年,一位芝加哥醫(yī)生評論道:“我完全看不出這個治療方法有什么局限性,我相信它絕對可以治愈所有類型的癌癥。”

1902年居里夫婦發(fā)現(xiàn)鐳之后,外科醫(yī)生已可憑恃比以前強烈數(shù)千倍的射線能量治療腫瘤。醫(yī)學界在一陣狂熱中,召開了各種關于高劑量放射療法的會議、成立各種學會。為了使原位病灶獲得更高劑量的X射線輻射,鐳被灌入金線,直接置入腫瘤內(nèi)部。外科醫(yī)生將氡片植入患者腹部治療腹內(nèi)腫瘤。到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出現(xiàn)了全國性的鐳生產(chǎn)過剩,以至于各類期刊的尾頁上都登有鐳的廣告,希望出售給一般人使用。與此同時,真空管技術也齊頭并進。至50年代中期,形形色色的電子管可以向所有的癌組織投放高劑量的X輻射。

放射治療把癌癥醫(yī)學推進到了一個載滿期望和危險的原子時代。當然,人們所使用的詞匯、圖像和隱喻都帶有原子力量直撲癌癥的強烈象征。如“粒子回旋加速器”、“超高壓輻射”、 “線性加速器”、 “中子束”。有人曾被要求將X射線治療想象成“被上百萬個微小子彈的能量擊中”。另有人認為放射線治療充滿了驚悚與恐懼,仿佛太空旅行一般:“病人被安置在氧氣艙內(nèi)的擔架上。由醫(yī)生、護士和技術人員六人組成的醫(yī)療小組在一旁穿梭忙碌。放射科醫(yī)生調(diào)整電子感應加速器就位;將氧氣艙的門砰然關閉之后,技術人員向里面加壓注氧;保持滿壓15分鐘后……放射科醫(yī)生打開電子感應加速器,對腫瘤進行輻射,治療完畢,再用深海潛水模式給患者減壓,然后送往康復室?!?/p>

治療室塞滿了患者,群進群出,來去匆匆,治療過程由閉路電視監(jiān)控,加壓、增氧、減壓,然后再將患者送回康復室,病人經(jīng)過了這番猛烈的放射性治療,猶如接受了一次無形的洗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