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拖延心理學2》戰(zhàn)拖第一線(2)

拖延心理學2:用拖延方程式戰(zhàn)勝與生俱來的行為頑癥 作者:(加)皮爾斯·斯蒂爾


小奇、小佳和小石都是拖延者,但他們各不相同。就好比一輛車之所以會停駛,可能是因為沒油了,可能是因為胎爆了,也可能是因為電池沒電了。拖延的原因也多種多樣——即使外在的表現(xiàn)看上去完全一樣。小奇、小佳和小石因為不同的內(nèi)在原因而拖延,每一種都代表了拖延方程式的一個因素。我提出的這個數(shù)學公式闡釋了非理性的延遲。只要弄清楚為什么小奇、小佳和小石會推遲他們各自的任務,就能領會本書的精華。

我們需要做一些評估。在最后的章節(jié)中,我會教你如何測量你的拖延程度。在本章中,我將會發(fā)掘為什么你會推遲做事。你和小奇、小佳或小石中的任意一個人很像嗎?還是三個人的混合?在表 2—1的測試中,你需要在以下 24個問題中填寫符合你情況的答案。

如果你在小奇的計分表中的得分為 24分或以下,那么你和他的情況比較相像。如果你在小佳或小石的計分表里得到 24分及以上,你就算是找到知音了,因為你們真的很像。

小奇、小佳和小石分別代表了動機的三個基本元素:期望、價值、時間。一旦你抓住了他們各自情形的核心所在,就能理解拖延方程式中的各個部分代表什么了。在這之后,我們來看看這幾個部分是如何湊成了這個完整公式的。

是的,我們得算算數(shù)了,但別怕,這個原理沒那么復雜,如果 12歲的孩子能明白,那么你也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