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第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對。維基百科的前身是一個叫做Nupedia的在線百科全書,Nupedia失敗了,而維基百科正是在這種失敗的灰燼中誕生的。Twitter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應用于手機,后來又為了網頁的使用加以改進,再后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才爆發(fā)出能量。如果要求設計師第一次就正確使用認知盈余,那么成功的概率屈指可數。相反,他們的使命是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調整,不斷學習。
學得越快,適應越快
使用社會化媒體進行不斷學習的可能性是巨大的。當照片分享網站Flickrcom在對其新功能積極地進行實驗時,有時幾乎每半個小時就升級一次軟件,而傳統(tǒng)的軟件更新通常只是每年發(fā)布一次。Meetup com,一個幫助本社區(qū)居民找到志同道合者的服務性網站,安排了設計者觀察是否每天都有用戶主動去使用他們的服務,而不是像行業(yè)傳統(tǒng)的那樣每六個月做一次焦點小組訪談。
20世紀的機構用盡各種替代方法去研究顧客、贊助商和用戶的行為,比如焦點小組和民意調查就是常用方法。這些方法能幫助他們直接了解用戶的動機,不過許多了解過程中的難點也隨之消失了。組織機構認為人們都是“辦公室寄生蟲”或“沙發(fā)土豆”,這樣的偏見阻礙了他們從用戶身上學習。成功運用認知盈余,從如何改變可以提供的機會方面找到答案,而不是擔心怎么才能改變用戶。
成功比失敗帶來更多的問題
徹底的失敗,經常發(fā)生在新型社會化媒體身上,但這種情形至少沒有拖泥帶水。真正的長期困難來自于成功,因為成功的服務會提高人們的期待,吸引想要利用他人善意的人(如發(fā)送垃圾郵件),或是想看著這個服務失敗的人(就像公交公司起訴要求關閉PickPalcom一樣)。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行方法之一,就是提前制定計劃,未雨綢繆。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策略運用得出奇糟糕。任何為社會行為創(chuàng)造新機會的人都必須了解計劃的局限性:計劃不能完全代替經驗。因為計劃會紕漏百出,也因為用戶從來不會按設計者預期的那樣行事,潛在問題不計其數。然而,提前對可以想象得到的問題進行防范,會讓事情對用戶來說更加復雜和難以堅持。在極端的例子中,防止對軟件的所有誤用,同時也限制住了其他可能的用法。而且,就算有人對所有可想象的問題都做出了預防,他們依然會面對想象之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