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二
亨利走向喬舒亞,說:“這雙鞋真棒!”
或者我們可以讓場景更現(xiàn)實一點--亨利的妻子在和喬舒亞的妻子聊天,她看似不經(jīng)意地提到亨利的鞋子已經(jīng)不行了,他一直在抱怨腳上被磨起雞眼。
信息已被傳達。第二天,喬舒亞會上門把他多出來的鞋子作為禮物送給亨利,堅稱這是鄰里之間表示友好的一種姿態(tài)。他當然不需要任何回報。
喬舒亞的話是否真誠并不重要。通過這種做法,喬舒亞實際完成了一次借出,亨利欠他一個人情。
那么亨利要如何補償喬舒亞呢?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也許喬舒亞確實需要土豆,那么亨利在一段時間后就會送上土豆,堅稱這也是一份禮物;或者喬舒亞現(xiàn)在不需要土豆,亨利就一直等到他需要的那一天;或者一年以后,喬舒亞計劃舉辦一個宴會,然后他走到亨利的倉院前,說:“這頭豬不錯……”
在任意一個情景中,經(jīng)濟學教科書中不斷引用的“需求的雙重匹配”消失了。亨利也許當時并沒有喬舒亞想要的東西。但是如果這兩個人是鄰居,很明顯喬舒亞想要亨利的某個東西,只會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同樣,這意味著斯密提到的,人們積累能被普遍接受的商品的需求也消失了。同樣消失的還有發(fā)展貨幣的需求。在無數(shù)實際存在的小型社會中,每個人只需要記錄誰欠什么人什么東西。
細心的讀者肯定已經(jīng)注意到了,這里只存在一個重要的概念性問題。亨利“欠喬舒亞一個人情”。什么人情?如何量化人情?基于什么樣的基礎,你可以說這么多土豆,或者這么大的一頭豬大概等價于一雙鞋?因為即使是粗略的估算,也一定有某種方式能夠確定X大約等價于Y,或者X的價值比Y略低或略高。難道這不是表明,至少在比較不同的物品價值的時候,從充當價值尺度這個意義上來看,像貨幣一樣的東西已經(jīng)存在了嗎?
在大多數(shù)禮物經(jīng)濟中,確實存在著粗略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你需要對物品的類型建立一系列的分級類別。豬和鞋可以被認為是大概等價的物體,你可以用一種去交換另一種;而珊瑚項鏈則是另一種東西,你需要用另一條項鏈,或者至少是另一件珠寶去交換--人類學家稱之為創(chuàng)造不同的“交易等級”。這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簡化的作用。當跨文化的以物易物交易變得普遍以后,也會按照相似的規(guī)則來運轉(zhuǎn):特定的物品之間才能進行交換(例如用布料交換長矛),這使得計算物品之間的等價關系變得容易。但是這并沒有幫助我們解決關于貨幣起源的問題,事實上,它使得問題變得極其棘手。如果鹽、黃金或者魚都只能交換某些特定的物品,那么為什么人們還要儲備它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