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高秉涵的外祖父叫宋紹唐,清末最后一批公費生留學生,在日本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是資深的國民黨元老派,后任東昌府知府。
高秉涵母親叫宋書玉,與丈夫在山東菏澤農(nóng)村創(chuàng)辦新式小學,發(fā)展鄉(xiāng)村教育。1948年,內(nèi)戰(zhàn)激烈,一個家庭就此分崩,高秉涵父親是學校校長,在地方?jīng)_突中被槍殺,姐姐失蹤,后來才知道是去了延安?!拔腋赣H死的時候,我大姐正在高喊口號,毛澤東給她頒獎,她是模范女青年。”
母親擔心十三歲的兒子安危,在他包袱里放了二十塊袁大頭,一根父親死亡時身上的繩索,一張初中新生入學證明,在父親墳前磕了三個頭后,讓他離開家,去投奔設在南京的流亡學校。
母親送他到東關外上車,馬車上是木板,兩個車輪是汽車胎,一二十個同學,都坐在自己的行李包袱上。上了車天就亮了,母親怕他記不住,擰了一下兒子的耳朵,“跟著帽子上有太陽的部隊走,他們回來你才能回來,如果你早回來,就跟你父親一樣了,知道了么?”
九月石榴剛熟,外婆摘了一顆,塞在他手里,大石榴已經(jīng)熟得裂開了口,小孩子看著鮮紅晶亮的榴籽,忍不住低頭吃了一把,這一口的工夫,同學推他:“你媽喊你?!?/p>
他一扭頭,車已經(jīng)拐過彎,他媽再也看不到了。
七十七歲的高秉涵說:“我這一輩子再也不吃石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