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組’?喂,老張,這‘芯片組’是做什么的呀?”一位身材微胖、衣領襯著蕾絲金鍛、脖子上掛著金項鏈、手上戴著鑲鉆戒指的太太,邊搖扇子邊問身邊這名中年男子。
“唉,我也搞不清楚。聽說掌管這家科技公司的是個女老板,名叫王雪紅。”男子說。
“王雪紅?這名字好像聽說過,她是誰?”一個頭發(fā)微卷的胖男子湊進來,加入討論。
“好像是臺塑集團的什么人吧,怎么這么厲害?前幾天才聽到有老師在推薦這支股,還來不及買,股價就咚咚咚上去了,臺塑四寶的股價如果也這么能漲就好了!”一群人七嘴八舌。
這是 2000年網(wǎng)絡泡沫危機前夕,當時臺北股市普遍彌漫著濃厚的投機氛圍。當年的王雪紅以威盛這檔活潑的股票初試啼聲,甚至一度以 629元的歷史天價直接攻上“股王”寶座。永遠敏捷迅速,永遠出其不意、直攻目標,這,就是王雪紅。
不過當時對外界而言,“威盛”和“王雪紅”等同于一團“謎”。對熟悉本土產(chǎn)業(yè)的研究員來說,這家從美國硅谷遷回臺北新店,專攻“核心邏輯芯片組”的新科技產(chǎn)業(yè),簡直神秘莫測。當時董事長王雪紅和總經(jīng)理陳文琦,一年之中有好幾個月各自在外面跑業(yè)務,經(jīng)常不在臺灣;散落在新店工業(yè)區(qū)大樓里的多間辦公室,包括總經(jīng)理的,居然都是租來的。
對投資人而言,這樣一家像謎一般的公司,從 1999年在臺北股市以120元掛牌上市以來,“股性”就很猛,市場上對于威盛的“合理股價區(qū)間”向來摸不著頭緒?!耙驗?50到 500元,都是合理區(qū)間,范圍太大了!”曾仔細研究過威盛這支個股的分析師說。2000年當威盛股價持續(xù)一路攀升,這家位于灰蒙蒙的新店工業(yè)區(qū)、毫不起眼的公司,一夕之間成了各大媒體和外資法人都高度關注的焦點,不少記者和研究人員多次造訪威盛,為的就是想多了解它所經(jīng)營的產(chǎn)業(yè)。
掛牌上市沒多久,威盛股價就開始活蹦亂跳、一路狂飆,而翻開報紙,股民們個個傻眼:“有沒有搞錯?”這家做 IC設計的公司,居然直接杠上國際科技龍頭英特爾!斯文纖瘦的總經(jīng)理陳文琦接受媒體專訪時,不只一次展現(xiàn)出強韌的意志力─對英特爾的侵權訟告,就好比“小蝦米對上大鯨魚”,這次臺灣人絕不能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