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事紛繁 ,淡入淡出
大多數(shù)人可能終生懷抱著不遇之才 ,慨嘆著人生之無奈 。那個既沒有成為幸運者 ,也沒有沉沒在命運之海的杰出人士 ,才是擁有大智慧 ,在血雨腥風中淡入淡出的勝者 ,那人就是馮道 。
未出茅廬,先“養(yǎng)”其思
梁啟超有段話頗讓人敬佩。他說,看一個人所受的教育就可以知道他將來的成就,看一個人的成就,就知道他曾經(jīng)受過什么樣的教育。也就是說,要有所樹立,須先有所養(yǎng)(“養(yǎng)”是教育、教養(yǎng)之意)。馮道后來譽滿天下,必然是受到了很好的“養(yǎng)”,當然,這就要從頭說起了。
公元882年,橫行天下的黃巢軍團開始在長安城走霉運。先是他的得力干將朱溫率領一支精銳部隊投降唐政府,然后是當時最有戰(zhàn)斗力的李克用沙陀兵團奉李儇(唐僖宗)之命,進入中國本土,協(xié)同各地政府軍對黃巢發(fā)動全面反攻。整個中國都沉浸在血泊之中,正是在這樣血雨腥風的形勢下,馮道在瀛洲出生(瀛洲,即現(xiàn)在的河間,河北省滄州市下轄的縣級市)了。
馮道的老爹叫馮良建,是一個私塾先生。馮道的祖上沒有風光人物,有的祖宗以耕地為生,有的則和馮良建一樣以教書為業(yè)。刀兵四起的年代,很少有人去讀書,所以,馮家的生活極為清苦。
馮道的降生,既沒有紅光一道,也沒有祥云朵朵,這很符合他的低調作風。據(jù)馮道的傳記作者指出,雖然生活清貧,但馮道毫不介意,不以粗食破衣為恥,還盡力奉養(yǎng)老人。馮道從小就淳樸厚道,喜歡學習,善于寫作,只要一有空閑,就拿出書來讀。七歲時,父親在菜園里勞作,馮道在一旁幫忙。父親偶有感觸,說,如果這是個花圃該有多好。馮道說,爹爹既然當這是花圃,孩兒現(xiàn)在不是在修理花圃嗎?那我就作首《花圃詩》:已落地花方遣掃,未經(jīng)霜草莫教鋤。事后預言家說,從這句詩中就能看出馮道的仁厚天性,對生命的尊重已初露端倪了。
據(jù)野史記載,馮良建是馮道的心靈導師。這位王朝末日的教書匠,因為對時世的極度失望而產(chǎn)生了與儒家門徒不同的人生觀。他問小馮道將來的理想。小馮道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馮良建說,我呸,說點實際的。
馮道說,考公務員(科舉考試)做大官,讓老爹和老娘住大房子,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當然,忠君愛國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