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靜下心來,才能坐而悟道(3)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 作者:鶴闌珊


王陽明說:“當然要講究啊。可是,你如果真有心,看到老爹喝多了要吐,肯定就跑過去給端盆子??匆娎系X時踹了被子,肯定就會上去把被子蓋好。這講究的只是自己的心。如果自己的心順應純?nèi)惶炖恚沁@些事情自然而然就會去做。這是心流露出來而形成的條目。必須要有這樣的心,才能有這些條目產(chǎn)生。比如樹木,忠誠的孝心就是根,給老爹端茶送水的就是枝葉,必須先有根,才有枝葉,并非是先抓了枝葉才去種根?!?/p>

我們都見過發(fā)條玩具,玩具蹦跳翻跟頭這些是條目,起作用的是里面的發(fā)條,發(fā)條就是內(nèi)心。

徐愛說:“我覺得如果學習了那些條目,也可以達到孝啊。畢竟我做出來了?!?/p>

王陽明說:“這不是扯淡嗎,正如那群戲子演戲一樣,演得再好,卻不是出自內(nèi)心,那不還是假的嗎?”

王陽明又提到“心外無物”,說:“物就是事。心外無物就是心外無事。我們的身體受心的指使,心發(fā)出一道光,這道光就是意,意的本質(zhì)是知,意所射到之處就是事。比如你想孝敬老爹,那意就發(fā)出一道光,這道光所射之地就是孝敬老爹,你想去給皇帝打工,打工就是一件事。你想看美女,聽小曲,那看美女、聽小曲就是事。所以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心外之物(事)。因為如果你的意不射出,那就根本沒有那些事?!?/p>

龍場悟道實際上是王陽明正處于靈感狀態(tài)下的“心靈失?!?。它的源泉是除去了私欲雜念的澄心靜慮,從而使“心”獲得了無掛無礙的自由。心的自由自在,就如一葉無人駕駛的扁舟,隨波漂流,也正如神仙駕云而行。但是,如王陽明“龍場悟道”這樣的神跡,平常如我們是很難完成的。因為這需要太多的思慮,太多的心靈苦難,才能積累到一定階段,當在精神放松(靜坐)的狀態(tài)中,才能突破平常經(jīng)驗狀態(tài)而達到“意料之外”的開悟。

我們用現(xiàn)代身心靈學說的語境來解釋王陽明的悟道。我們每個人腦海深處都有一種或幾種聲音,你在大街上遇到的瘋癲人士,他們口中喃喃自語,其實跟正常人的區(qū)別不大。只是你沒有說出來罷了。那個在我們腦海中的聲音總是不停地評論、推測、批判、比較和抱怨。這種聲音可能跟你當下所在的情況有關(guān),它也可能是關(guān)于過去的或未來的一些事,它可能是在回憶,或是在幻想。它經(jīng)常想象一些事情會出差錯,或產(chǎn)生不利的后果,這就是杞人憂天。它還經(jīng)常給你看不見的甜頭,讓你沾沾自喜,這就是異想天開。我們腦海里的這些聲音總是在打亂我們的理性思考和理性行為,內(nèi)心脆弱的人往往被他們捆綁一生,凌辱一生。這就是所謂的不自主的思考過程,但很少有人意識到你有阻止獨白或?qū)υ挼牧α?。力量之一就是靜坐。因為靜坐時,你才能真切地聽到那些聲音,然后辨別出精華的聲音和糟粕的聲音。這是一個持久的過程,當你靜坐足夠的時間后,就有能力把糟粕的聲音去掉,聽到的就是精華。王陽明聽到的聲音就是他內(nèi)心深處(腦海深處)最精華的聲音,這聲音告訴了他心學大綱(心即“理、心外無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