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偏執(zhí)未必就能成功(4)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 作者:鶴闌珊


3

在南昌待了一年后,王陽明和妻子啟程回老家浙江余姚,路過浙江廣信(上饒)時,他拜見了當?shù)厝寮掖髱煀湔?。婁諒也是個偏執(zhí)狂,年輕時也想成為圣人,并且得出了一個他自己深信不疑的真理:圣人境界是可以通過學習達到的(朱熹所謂的“格物”就是通過對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窮究而得到真理,再說得功利一點,就是通過大量的書本與實踐的學習,從而達到了解事物規(guī)律的目的“致知”)。不過,婁諒能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他也走了許多彎路。

年輕時,婁諒就立下成圣的志向,但開始時特別喜歡虛幻的道佛之學。在尋訪了諸多大師和道長之后,突然靈光大開,脫掉道袍,捧起了理學著作,開始拜訪理學專家。但婁諒運氣很差,遇到的都是些讓他考公務員做大官的專家。婁諒認為這些專家跟他的啟蒙理想相距太遠,在走了太多彎路后,他遇到了極為可疑的儒學大家吳與弼。之所以說吳與弼可疑,是因為他號稱儒家,但日常的許多行為卻像墨家。每天一大早,吳與弼就領(lǐng)著學生去開荒種地。學生如果有偷懶的,他張嘴就是一頓臭罵,偶爾還動手。弟子們在他的教導下,一出山就名動江湖。所以很多地方官都來找他,要他出來為百姓做點事。他的回答很搞笑:“宦官、釋氏(佛學)不除,還想要天下太平,這太難了。我出去頂個屁用!”

婁諒在吳與弼門下學了很多年,終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放置地,自認為大功告成后,婁諒就跑到廣信開辦學校,廣招門徒。

王陽明來拜見他,他自然很高興,雙方談到最后,婁諒說,圣人可以學得到,做得到。王陽明一直在尋找如何做到圣人的方法,聽婁諒這么一說,驚喜萬分,急迫地問:“如何學到,如何做到呢?”婁諒說了兩個字:“格物?!?/p>

王陽明如遭當頭棒喝,從之前對“圣人很難做到”的困惑中驚醒,告別婁諒回到老家后,每天一門心思想的就是“格物”。

想要“格物”,就必須深刻了解朱熹的思想。王陽明找出了朱熹的《四書集注》作精深的研究。朱熹這個人喜歡作讀書筆記,在上面批注得密密麻麻,王陽明白天看朱熹的《四書集注》,晚上就看《經(jīng)》、《史》、《子》、《集》。這些課外書讓王陽明眼界大開,心思日益增進。等回過頭來再看《四書集注》,他覺得太小兒科了。

王陽明覺得朱熹這老頭被人崇拜和摩挲了這么多年,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但是從《四書集注》上居然一點兒都看不出來。他找出了理學的權(quán)威著作《近思錄》大口大口地閱讀,最后,看到朱熹的那句話:眾物必有表里精粗,連一草一木都涵著至理。就是說,理,這個東西存在于萬事萬物中,你只要去認真地格,它就能出來,你也就成為圣賢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