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戒:從宗教到仁慈
以色列籃球聯(lián)盟的管理者打算讓拉拉隊在中場休息時表演。這讓耶路撒冷夏普爾隊的球迷感到惱火,他們在姑娘們跳舞時吹口哨表示不滿。我總是想,可能是姑娘們半裸的服裝讓他們感到不自在,后來發(fā)現(xiàn)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我問人們?yōu)槭裁锤械讲桓吲d時,一個球迷解釋說:“因為許多球迷是教徒,聯(lián)盟管理層應(yīng)該尊重這一點。你知道,不僅僅如此,耶路撒冷是一個衣著非常謹慎的城市,拉拉隊是一種炫耀,我們不是那種城市?!必惖瓕幒臀胰ビ^看了一次比賽,他想起曾閱讀過的有關(guān)耶路撒冷的故事:羅馬的猶太人“兒皇帝”希律王希望給這個城市引進娛樂活動,但“禁欲的”當?shù)厝司芙^了,因為身體的純潔是精神純潔的隱喻。
正如前面討論過的,耶路撒冷是精神和文化之城。2008年,有25個公共圖書館為耶路撒冷的公眾服務(wù),單單正統(tǒng)派猶太人社區(qū)就有8個公共圖書館。在這些正統(tǒng)派社區(qū)圖書館中,大部分讀者是孩子。平均借閱率是每年31本,遠遠超過非正統(tǒng)派猶太人光顧的圖書館的16本。使用圖書館的人往往很窮。2008年1月通過的新法案認定圖書館收取會費是違法行為。這致使圖書館會員數(shù)目迅速增長,很快就達到了2006年會員數(shù)目的兩倍之多。
耶路撒冷的一個重要問題在于,那些擁有整體世俗生活方式的人能夠生活在耶路撒冷,并接受宗教和信徒或像虔誠信徒那樣享受這里的生活嗎?我的朋友丹尼認為這個城市是分裂的,所以“每個群體只享受城市的一部分”,但這并不重要。他說:“我們相互不談話,不交往,他們生活在他們的社區(qū),我們生活在我們的社區(qū)。”為了找到反駁他觀點的例子,我提到了我們都教過的一個極端正統(tǒng)派學(xué)生。他回答說:“是的,他是我們教的幾千學(xué)生中的一個?!蔽姨岬皆谟^看籃球賽時加入的正統(tǒng)派猶太人群體,他回答說:“是的,萬人中可能有十個?!钡又议_始思考:這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嗎?如白人和黑人不怎么交往的底特律,或者上層階級和工人階級很少交往的倫敦。牛津北部的人多長時間會去拜訪一次牛津南部呢?
假如一個以完全世俗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人移民到耶路撒冷,假如這個人選擇這里不是因為她喜歡它的城市精神,而是因為配偶在這里工作,或因為年邁的父母需要照看,這意味著她必須接受這種精神嗎?她必須尊重極端正統(tǒng)派猶太人,盡量不在周六開車上街嗎?我的答案是應(yīng)該如此。我們常常要在生活中做出妥協(xié)。在某種程度上,人們必須尊重耶路撒冷的信仰和宗教精神,因為生活在這個城市也意味著要緘默地接受其精神。在英國出現(xiàn)薩爾曼·拉什迪事件時,有人提出類似的觀點,移民到英國的穆斯林要認識到移民行為就意味著他們愿意接受英國的習(xí)俗和文化,意味著他們必須學(xué)習(xí)接受英國沒有書報檢查制度的現(xiàn)實——即使受到書中內(nèi)容的侮辱(我心中想的是拉什迪的《撒旦詩篇》)。同樣的內(nèi)容對移居耶路撒冷的世俗民眾也適用:他們應(yīng)該接受和尊重那里的精神。如果我到了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去,我等于宣稱同意不在公共場合飲酒。定居耶路撒冷等于宣稱他接受和尊重這個城市信仰和宗教精神。但那些在這個城市出生,決定過一種完全世俗生活的人,怎么辦呢?啊,人生總是不完美的,我相信如果他的基本權(quán)利也得到尊重的話,他必須尊重這個城市的精神,(請參閱我們的緒論,在那里我們比較相信地論證了這一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