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左宗棠評傳》12 官場斗2:兩條路線的斗爭之誰是晚清政府最大的敵人(3)

左宗棠評傳 作者:李連利


左宗棠對于沙俄的警惕心非常強,因此,他雖然和沙俄簽訂了供應400萬斤糧食的協(xié)議,但左宗棠是想以此迷惑沙俄而已。如果仔細一算就能清楚,左宗棠此時在西北有十幾萬軍隊,每天每人的糧食以3斤計算的話,400萬斤不過10天左右的供給。結(jié)果,沙俄方面中計,400多萬斤糧食按時運送到了西征前線。事后,沙俄方面對此后悔不已。

作為林則徐衣缽的繼承人,左宗棠從林則徐留下的各種情報中,得知沙俄對于西北的侵略之心古已有之。再加上在西北的十年時間,左宗棠更加認定沙俄是收復新疆的第一阻礙因素。因為那時英國已經(jīng)占領(lǐng)阿富汗、伊朗多年,對于這些國家的消化并未完結(jié),所以英國尚沒有更多的余力與中國對抗,反觀沙俄則已經(jīng)真刀真槍地有了動作。

自從朝廷同意左宗棠進兵新疆,并在片面海防和海防塞防的爭論中打敗李鴻章以來,左宗棠對于西征的信心越來越強。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左宗棠仍然要抽出一部分精力來對付李鴻章等人的暗中掣肘。其原因就在于:李鴻章作為地方督撫之首,其淮系掌握著大部分省、轄區(qū)的權(quán)力,而西征軍的軍餉主要是由這些省來供應的。

為了籌集軍餉,左宗棠不可能不與李鴻章的淮系勢力進行各種斗爭。雖然左宗棠和李鴻章同屬于改革派,但因為林則徐、魏源、左宗棠路線與穆彰阿、曾國藩、李鴻章路線的區(qū)別太大,雙方的爭論再加上戰(zhàn)爭期間的各種矛盾、雙方主帥的個人性格等原因,其矛盾越來越深,最終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那么,在對待新疆問題上,雙方的矛盾是什么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