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兩步棋相比,約翰·勞走的第三步棋則更加輝煌。他提議法國政府實施一項新的債務–股權(quán)互換計劃,最終把剩余的行政債券全部吸收完畢。他建議奧爾良大公應該同意設立一家公司,這家公司獲得與兩個殖民地進行貿(mào)易的壟斷權(quán)——這兩個殖民地是1684年法國政府占領的密西西比河與路易斯安那州。在公司公開出售股權(quán)時,人們應該用行政債券購買,如此一來,國家的債務就消失了。大公對此提議非常興奮,于是開始著手準備這個新的“密西西比計劃”。
與此同時,大公的興趣轉(zhuǎn)到了勞的銀行上。至此,它已經(jīng)不再被看作一項實驗,而是成功的典范。他決定采用若干特許權(quán)——包括冶煉金銀的唯一特權(quán)——進一步支持銀行。他甚至還同意了一件從一開始就不愿意做的事情:將銀行命名為“皇家銀行”。很顯然,這時他已經(jīng)掌控了這家銀行,而且高興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他之所以這樣膽大妄為,是因為看到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人們對紙幣已經(jīng)樹立信心;
紙幣是政府借款的“無痛方法”;
由于紙幣處于溢價交易狀態(tài),很顯然供給不足;
紙幣似乎帶來了繁榮興旺。
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多印發(fā)紙幣呢?如果人們購買銀行券來兌換硬幣,大公就可以花費那些硬幣!于是,他下令該銀行印制10億里弗爾的紙幣——這超出了之前所印制紙幣的16倍之多。這個命令遭到了大臣達古梭的反對,大公于是立即用更加聽話的人取代了達古梭。約翰·勞對此感到了恐懼。
密西西比計劃
此時的約翰·勞正在準備啟動他的密西西比計劃。1719年年初,新的密西西比公司的特許權(quán)得以擴大,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