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馮友蘭追問人生》哲學與人生之關系(乙)(1)

馮友蘭追問人生 作者:馮友蘭


哲學與人生之關系(乙)

“哲學”與“人生”可以說是很有關系,也可以說是很沒有關系。所謂對于人生有沒有關系,是說對于我們的行為,有沒有影響;或者再確切點說,有沒有直接重大的影響。

所謂“哲學”是一個很寬泛的名詞,其中包有很多的部分,猶之科學中之包有物理化學等。哲學里邊有幾部分,可以說是對人生沒有直接重大的關系;有幾部分可以說是對人生有直接重大的關系。譬如邏輯(亦稱論理學)對于人生,可說是沒有直接重大的關系。其中有些道理,若專就實用觀點看,似乎是沒有什么價值。如普通邏輯所講的同一律吧,“甲是甲”。如果甲是甲,甲就是甲。這話可以說是一定不錯,但由實用的觀點看,就無甚價值。再如說“桌子不能同時是桌子又是非桌子”這話在實用的觀點看,也并沒有什么價值。所以,有幾派哲學,因特別注意人生方面,就不注重邏輯。如中國前幾年流行的“實用主義”即是如此。實用主義所講試驗邏輯,實是一種試驗的方法,并非邏輯。又如中國哲學,向亦注重人生方面。所以邏輯在中國哲學里,可以說是沒有。從此看來,邏輯對于人生,即對我們的日常行為,是沒有直接重大的影響的。

“知識論”(亦稱認識論)對于人的日常行為,亦無多大影響。例如說現(xiàn)在這個桌子,究竟是不是真有等問題。有些人說,我們閉上眼睛,不看桌子,桌子就是無有了;有人說我們雖閉上眼睛,桌子總還是有。但無論哪一種說法,對于我們?nèi)粘P袨椋烧f是沒有什么大的影響。有的哲學家以為太陽明天出來不出來,就不敢說一定。因為我們以為太陽明天一定出之說,無非靠過去經(jīng)驗。但若只靠經(jīng)驗,則在過去是如此者,不敢必其在將來亦如此。但是這樣懷疑,對于日常行為,仍沒有直接的影響。雖從理論方面我們不敢斷言太陽明天一定出來,但是我們今天該怎樣,仍是怎樣。信了某哲學家之說,生活上無甚變化;不信它,也沒甚變化。所以,有些哲學,對于認識論,即不注重。例如中國哲學,即只注意人生方面。其中邏輯,固然可以說是沒有。認識論,也可以說是沒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