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博來特·法拉先生》(22)

博來特-法拉先生 作者:(英)約瑟芬·鐵伊


自從他到圣·巴塞洛繆孤兒院那天起,他對自己的名字就從沒有產(chǎn)生過任何疑問。他從一開始就叫“博特”。但是大些的孩子總叫他“博來特”。不久,連工作人員也這樣叫他。也許這個名字更常見吧。(可能院長有意避免讓他產(chǎn)生“與眾不同”的感覺。)這個名字就這樣一直跟他到上小學。

哎,那所文法學校①。為什么他在那兒,仍覺得與別人格格不入呢?

①文法學校,十一歲到十八歲孩子就學的公立學校,學生成績一般都比較優(yōu)秀。

是因為他的穿著有些不同嗎?當然不是。他小時候并不是很靦腆,只是有些不太合群。因為他得了獎學金嗎?當然也不是,有一半像他這類型的孩子學習都很好。那他為什么認為這所學校不適合他呢?當他提出要離開學校出去工作時,院里所有的老師都意識到這個孩子主意已定,根本無法改變,也就都不說什么,最終同意他出去工作了。

可他不喜歡這個工作,這當然也可以想見。他這份辦公室的工作是在五十英里開外的地方,由于租不起近處的普通住房,他不得不住在當?shù)氐摹吧倌曛摇?。直到在“少年之家”住過之后,他才知道他原來的那個孤兒院有多好。這時,他只能要么堅持這份工作,要么忍受住在“少年之家”,不能兩個同時兼顧。而這份辦公室工作讓他感覺更糟些。事實上,辦公室工作很舒服自在,的確也很體面。如果從長遠看,算是很有前途的。但是對他來說,它就像座監(jiān)獄。他逐漸意識到時間在他身邊飛快逝去,他在浪費青春。這不是他想要的。

他幾乎是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告別辦公室生活的,毫無預謀。一天,他路過一家旅行社,看到窗戶玻璃上貼著“到迪耶普一日游”的廣告,上面用大紅色的字寫著價格,這正是他所有的積蓄--兩個半先令。即使是這樣,如果不是趕上老亨德瑞先生的葬禮,他也不會想到這么做。亨德瑞先生是他的一個退休的同事。在他葬禮那天,為了表示哀悼,他們停止辦公放一天假。因此,他口袋里揣著整整一個星期的薪水,利用這一整天的假,帶著他的積蓄到“國外”游玩去了。他在迪耶普玩得痛快極了。在那兒,一年級學的那點兒磕磕絆絆的法語并沒有妨礙他游玩的興致。但是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產(chǎn)生了留在那兒的念頭。他一到海港,就做出了個驚人的決定--留下來。

他盯著皮姆里克區(qū)小房間的天花板回想著:是他天生就誠實,還是在孤兒院養(yǎng)成的良好教養(yǎng)讓他為還有個洗衣賬單沒付這點小事而感到惴惴不安?照理說,一個身無分文,連個棲身之所都沒有的孩子似乎不該為一筆兩三便士的洗衣賬沒付而良心不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