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拖延的原因之后,我們就要從內(nèi)至外解決拖延問題。拖延大都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只要下定決心,大多數(shù)的拖延原因都是可以解決的。事實上,事情越早處理,越容易解決。若等到問題出現(xiàn)時才趕緊“救火”,一方面時間可能太遲,影響工作質(zhì)量;另一方面也會打亂原有的工作計劃,出現(xiàn)骨牌效應。如果要改善這些情況,應對癥下藥,從以下解決方法入手:
1.建立自信。許多的心理學家都指出信心和意志力是克服困難的有力武器,有些更表示只要你在內(nèi)心不斷地告訴自己和不斷幻想“我一定可以”,你就真的可以。他們說成功人士不一定是最有學問的一群,但他們都一定有無比的毅力和自信。
2.設(shè)立目標。假如你碰上“工作不知所為何事”的情況,你必須先去搞清楚原因。等你知道原因后,卻發(fā)覺自己并不同意這個工作的理由,但又不得不做的話,你只好替自己設(shè)下在這件事上的目標了。比方說,上司要求你把過去十年有關(guān)某個計劃的發(fā)展過程做個報告,他的原因可能只是做個備案,縱使你認為多此一舉,但你仍要執(zhí)行。那么,你倒不如告訴自己這件差事的目的是要做出檢討,目標是將來做同類計劃時會比其他公司所做的更優(yōu)勝。
3.找出與自己相關(guān)之處。對于不喜歡做的事,最有效的方法是盡量找出跟你有關(guān),特別是為你帶來好處的元素。
4.“儲蓄”時間,全力再戰(zhàn)。當我們身心疲憊、情緒不佳時,很難順利開展新的工作。這里所謂“儲蓄”時間,是表示你停一停,透一口氣,轉(zhuǎn)換一下工作環(huán)境,把工作能量儲存起來。這樣,日后花在同一樣工作的時間可能變得更少。比方說,你長時間很不情愿地處理一些很沉悶的文書工作,那么你可以稍停一下,打個電話跟客戶交流一會,又或與同事聊天增進溝通,轉(zhuǎn)換一下情緒。跳出工作,你可以選擇聽一段美妙的樂章,翻一翻有趣的漫畫書,到樓下商場買束鮮花回來放辦公桌上,等等,這些事情都可使你精神抖擻,增加能量繼續(xù)努力。最重要的是,當你身體狀況欠佳時,必須讓自己得到充足的休息。強而為之,只令事情更沒有效率,自己更提不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