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在學習的時候不但能夠做到不受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而且非常注重效率,他經常使用多重目的讀書法。
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艾思奇主修的是哲學專業(yè)。但是,剛到日本的艾思奇當時還需要學習日文。于是,他買了一本日文版的《反杜林論》,這樣在看完這本書的時候,艾思奇不僅學到了哲學知識,日文的水平也有所提高。后來,為了學習德文,艾思奇又買了一本德文版的《反杜林論》,結果他將《反杜林論》的內容熟記于心,德文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的記憶力是天生的。事實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生的,但是,沒有一個孩子在生下來的時候就認識自己的媽媽,孩子之所以能夠認識媽媽,是因為媽媽經常和他在一起。因此,孩子記憶力的好壞不僅與遺傳因素有關,更重要的是和記憶的條件、記憶的方法有關。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記憶力不佳是資質比較愚鈍。其實不然,大多數孩子記憶力差,只是沒有掌握記憶的規(guī)律,缺乏正確的記憶方法。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說過:“小學生記憶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或是在決定性程度上,取決于孩子在早期童年時代進入到意識中的語言的鮮明度和情感色彩程度。孩子接受這些印象的同時也就鍛煉了記憶力?!笨梢?,只要家長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孩子是能夠提高記憶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