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天子腳下是非多(12)

袁世凱傳:一個日本記者三十年中國、朝鮮生活札記 作者:(日)佐藤鐵治郎


這年二月,直隸威縣的土匪造反,光宗縣的匪首景廷賓也聚集了幾萬民眾。當(dāng)時清廷因為與俄國簽約的事想和袁世凱商議,就借著隨從鑾駕去謁拜皇陵為名,召袁世凱入京和軍機處商議。袁世凱聽說有土匪造反就沒有馬上入京。

袁世凱派清河道袁大化、大順廣道龐鴻書、候補道倪嗣沖、陸軍統(tǒng)領(lǐng)知府段祺瑞等人率兵去清剿光宗縣的叛亂。清軍捉到景廷賓后,將其臨街處死,其余的土匪也就一哄而散了。袁世凱于是上報朝廷,說已經(jīng)肅清了殘匪,并請求獎勵各有功人員。這次戰(zhàn)役從土匪造反到被平叛僅經(jīng)歷了一個月,有人說袁世凱故意夸大聲勢,實際上,袁軍濫殺無辜,只是希望得到褒獎;有人說景廷賓本是良民,因為該縣的縣令魏祖德收捐,景廷賓因為無力上交才聚眾抵抗,并不是叛黨。等到有御史彈劾魏祖德時,朝廷就下旨將這件事交給袁世凱查辦,在查明之后如實上報朝廷,不得有任何隱瞞。魏祖德還沒有上任的時候,景廷賓就已經(jīng)聚集了幾百人,當(dāng)時該縣的縣令請兵鎮(zhèn)壓,但是等士兵一到,景廷賓一伙就散掉了。袁世凱就以該縣謊報軍情,將原縣令撤了職,讓魏祖德做了縣令。魏祖德上任后因無錢修教堂,就打算賣掉學(xué)校辦學(xué)用的公田,但遭到了眾多鄉(xiāng)紳的阻攔,之后魏祖德又想按畝收捐,也沒能實行。景廷賓就借著抗捐的名義,聯(lián)合威縣、巨鹿等處的土匪,揭竿而起,數(shù)日間就召集了幾萬民眾。袁世凱以魏祖德辦事不善,革了他的職,了結(jié)了這件事情。之后,袁世凱采取圍剿和安撫相結(jié)合的辦法,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擒拿了數(shù)萬名民眾,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此次清剿土匪,自己的功勞不但沒有得到朝廷的褒獎,反而得罪了朝廷,長此以往,自己再想干什么事情恐怕都無處下手了。于是他反復(fù)思量:西太后雖然對自己日益器重,但是若無政府的援助,最終還是難以成事。袁世凱深知這是清廷常年積累的習(xí)慣,于是他一面回稟朝廷,一面打著隨皇帝出行的旗號到京城去活動了。

袁世凱三月入京,覲見之后就去拜見了慶親王。當(dāng)時榮祿已經(jīng)去世,總理衙門改稱為外務(wù)部,由慶親王統(tǒng)領(lǐng)。梁鼎芬參劾袁世凱的奏折中說,袁世凱三次拜謁都沒有見到慶親王,十分恐慌,說的就是這件事情。筆者按語:袁世凱以參預(yù)政務(wù)大臣的資格奉召入京,與軍機處秘密商議要事,慶親王作為軍機處的領(lǐng)袖,說三次拜謁都沒有見到慶親王,誰會相信呢?我們從這里就可以看到頑固派是多么善于夸大聲勢。但是當(dāng)時袁世凱直隸總督的位置還沒有補實( 舊時官員任職有實缺、署事、代理之分。實缺三年一任,補任實缺謂之補實 ),庚子之亂過后,王公大多經(jīng)濟拮據(jù),有人說袁世凱給王公貴族們都饋贈厚禮作為補缺的答謝,也許是可信的。

袁世凱會晤慶親王后,兩人之間的情意變得非常融洽。慶親王為人厚道,關(guān)于清朝與俄國訂立條約一事,袁世凱暗中給慶親王出了很多主意,慶親王對此非常滿意。等袁世凱隨從皇上從清東陵回來后,五月初四就接到圣諭:

袁世凱著補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欽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