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學導論》1.1 “世界真實地存在的方式”(2)

哲學導論 作者:(美)羅伯特·C·所羅門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①

那些最初的哲學家,大都認為萬物的唯一本原是質(zhì)料之類的東西。因為在他們看來,萬物都從它產(chǎn)生、最初由它生成,并且最終又化歸于它,萬物的性質(zhì)在變換,但它的實體始終如一,這就是萬物的元素和本原了?!欢ù嬖谥撤N本性--一種或者是多種--其他東西由它生成,而它自身保持不變。但是,關(guān)于這種本原的數(shù)量和形式,他們的說法不一。這類哲學的奠基者泰勒斯說是水(因此他聲稱大地浮在水上)。他之所以獲得這樣的信念,可能是因為他看到萬物都由潮濕的東西滋養(yǎng),就是熱本身也由此而生成,并因此維持生存(萬物由之生成的東西就是萬物的本原)--他有這樣的信念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也可能是因為萬物的種子都有潮濕的本性,而水正是那些潮濕的東西的自然本原。

正因為這樣,評注者辛普里丘(Simplicius)認為,“泰勒斯是第一個把對自然的研究引入希臘的人”。世界浮在水上,他的這個主張看似天真,事實上是古代世界最卓越的主張之一,這并不是因為它的難以置信(他自己的學生就這樣向他說過),而是因為,它是第一個被記錄下來的、以超越一切現(xiàn)象和日常意見的方式描述“世界真實地存在的方式”的嘗試。因此,泰勒斯的理論標志著西方哲學和科學的開端。他是與常識和宗教決裂,并提出了關(guān)于實在的終極性質(zhì)的一般理論的第一個希臘思想家。對于自然和人類行為,他和這一時期的其他思想家一道,不再根據(jù)神圣的行動者(諸神、女神和神靈)作神話學的解釋,而是根據(jù)法則和抽象的概括提供說明。知識成了目的本身,成了人類最高貴的追求之一。

◆你認為泰勒斯的理論--萬物的本原是水--是“幼稚的”嗎?你怎樣使他的理論變得更合理?

◆在哪些方面,泰勒斯預(yù)示了當代物理學家的這一理論:亞原子是物理世界的基礎(ch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