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敬愛老師(2)

13歲前,好媽媽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的諾貝爾精神 作者:木紫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老師在學生求學中的影響力有多大?可以說,他們能夠扭轉(zhuǎn)孩子的一生.在諾貝爾將獲得者中,不僅僅是布坎南,最為典型的還有一位,就是1939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勞倫斯.

勞倫斯的一生也獲得了許多名師的指點.在南達科他大學的時候電工教授阿克利指引他進入物理學界,圖夫指引并鼓勵他進入明尼蘇達大學.

然而最具有傳奇色彩的還是帶他"三遷"的名師斯旺.

斯旺對勞倫斯的抬愛與培養(yǎng)不亞于古代的孟母,可以說是竭盡全力提攜了這位后輩.斯旺為勞倫斯的碩士研究指明了一個在當時算是科學的尖端領(lǐng)域的方向:磁場中圓球感應.在研究的過程中,斯旺時刻提醒他要注意研究中的所有細節(jié),耐心糾正他在實驗設(shè)計和實驗思路上的不足,因此,勞倫斯的科學意志獲得了磨練,習得了嚴謹?shù)目蒲凶黠L和身體力行的科研精神,這些寶貴的人格財富奠定了勞倫斯向著科學攀登的基礎(chǔ).當斯旺去芝加哥大學任教的時候,勞倫斯隨著老師遷到了那里,并在斯旺教授的推薦下,進入了高級學術(shù)圈子,在這里,勞倫斯認識了很多物理界的頂尖人物,物理視野大大開闊了.接著斯旺教授又帶著勞倫斯進入了耶魯大學,在那里勞倫斯再一次接受了磨練,并獲得了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讀了這兩位偉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故事,很多家長一定感觸頗深,因為在我們記憶深處的青春碎片里都有著一段校園往事,也許當年少不更事的我們沒有理解老師的厚愛和恩澤,但是今天,我們能夠清楚地明白那份深沉的愛有多美好.為了讓今天的孩子不再有類似于我們當年的遺憾,我們有必要早早地告訴孩子,好好愛自己的老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