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知府在毓賢客廳見到幾案上案卷累累,便說:“毓大人在客廳里還辦公事,足見大人之賢能勤勞?!必官t答道:“這些都是該殺的盜賊的案卷,不是的不放在這里。”大名知府問:“那么你一定懲辦了許多盜賊了吧?”毓賢說:“還不多,真正立案定罪殺死的盜賊才一千多人?!贝竺泽@地問道:“難道還有沒立案就處死的嗎?”毓賢說:“盜賊太多了,捉住立即殺掉就算了,哪有那么多閑工夫再立案向上請示?”大名知府問他共處死了多少沒立案的盜賊,毓賢毫不客氣地說:“沒多少,我到任兩年不過殺了7000多人罷了?!贝竺@奇地問:“這么短的時間,怎么殺死這么多人?”毓賢說:“此事我自有妙法,盡可能少麻煩劊子手。除了讓盜賊在站籠中站死的辦法,另外還有一種妙法,把要處死的盜賊每4個人編成一組,裸露出他們的肚子,擺放在一條凳子上,讓幾個人分別揪住他們的頭和腳,讓一個人拿著特制的上方下圓的尖頭棗木棍,猛穿他們的肚子,穿死這4個人后,再穿其他凳子上的,一會兒工夫,就能處死八十個盜賊。”大名知府嚇得心神發(fā)慌,連忙起身告辭。
后來當(dāng)這位知府升為候補(bǔ)道時,毓賢已為山東巡撫。毓賢,官愈大而酷愈甚,守一府則一府傷,換一道則一道亡,主一省則一省死。當(dāng)時有人寫詩諷刺毓賢:
得失論肌髓,因之急事功;
冤埋城闕暗,血染頂珠紅;
處處鵂鴟詔,山山虎豹風(fēng);
殺民如殺賊,太守是元戎。
何思源從小就聽到了許多關(guān)于毓賢的故事,所以在他以后無論做人還是為官,總是寬和的,對屬下從不疾言厲色。
曹州的民眾不因毓賢的殘酷而隱忍吞聲,此地民風(fēng)彪悍,愈殺愈起。而清末的曹州和全國的局勢一樣,是真正的亂世,一些人以大刀會、義和團(tuán)的名義反洋教,攻打教堂,這時人們已經(jīng)喪失了再做順民的環(huán)境。那時的政府真是疲于應(yīng)付。光緒二十六年,即1900年,曹州府所轄的十一州縣,縣縣聞警。在曹州,幾乎天天街頭巷尾都貼滿了驅(qū)逐教士、搗毀教堂的文字,這些文字稱為揭帖,揭帖好像長了翅膀,一夜之間遍布城鄉(xiāng)。清代的地方官員對1900年的義和團(tuán)運(yùn)動抱著極其復(fù)雜的心理,他們先是鎮(zhèn)壓,以后加以利用,對待搗毀教堂隔岸觀火。在曹州的傳教士,被人們追打幾死,曹州在山東來說,并不是傳教士活動最集中的地方,卻是反洋教斗爭特別激烈的地區(qū),其影響波動海外。1900年,曹州因天旱無雨,人心惶惶,人們紛紛舉義,當(dāng)時人們的情緒有一種反洋教的宗教情緒和保民保種的心理。
在這種環(huán)境里,何思源開始接觸人生的第一課!這就是剛毅、不畏強(qiáng)暴的有著農(nóng)民氣息的曹州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