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條件養(yǎng)育》第一章 有條件養(yǎng)育(9)

無條件養(yǎng)育 作者:(美)艾爾菲·科恩


可以想象,如果被問到這個問題,每一名家長都會宣稱“我不知道孩子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無論如何我都愛他!”然而研究人員在對(已成人)孩子的直接訪問中聽到的竟是完全與之不同且令人不安的故事。這些學生中許多人都感覺一旦沒能做出令人欽佩的事或順從家長的意愿,自己就會得到更少的愛,也正是這些使學生與家長的關系更容易陷入緊張狀態(tài)。

為進一步明確真相,這些研究人員進行了第二次調查,對象是100余名成人的母親,證明有條件養(yǎng)育對這一代人同樣極具傷害性。年幼時感覺自己只有在不辜負家長期望時才會得到愛的母親,此時作為成人自我價值感頗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如此,這些母親依然會傾向于對自己的孩子使用相同的養(yǎng)育方式;她們“不顧這種養(yǎng)育方式對自己產生的負面影響”,繼續(xù)對孩子施以有條件的愛。

(據我所知)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有條件養(yǎng)育模式可以傳遞給下一代,其他心理學家也早已就其影響找到了相關證據,稍后幾章會進一步探討,針對有條件養(yǎng)育在實際生活中的兩種特定方式作詳細描述。不過總的來講,其造成的影響極具破壞性。例如,美國丹佛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fā)現:感覺自己為得到家長認可而必須達到某些條件的青少年,最終會變得不喜歡他們自己,相應地會導致其在進入青春期后創(chuàng)造一個“假我”,換句話說,裝扮成一個家長會愛的人。這種為贏得認可鋌而走險的絕望做法通常伴隨著抑郁和無助,會導致其與真正的自己失去聯結。在某種情況下,這些青少年甚至會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他們曾經那么努力把自己變得不是自己。

多年來,研究人員已發(fā)現,“(得到的)支持越有條件,自我價值感的認知就會越低”。如果孩子得到的愛是被附加條件的,那么他們在接受自己時也會附帶條件。相反,正如卡爾·羅杰斯指出的,感覺自己被家長、甚至老師無條件認可的孩子會傾向于對自己感覺更好。

這就是本書的最終目的,我邀請大家深思的核心問題。在有關有條件養(yǎng)育的問卷調查中,在回答“即使與媽媽產生激烈沖突,她仍然是愛我的”或“即使爸爸不贊成我,我也知道他仍然愛我”這樣的問題時,青少年或年輕人會被要求在以下五個選項中做選擇:“非常同意”、“同意”、“無所謂”、“反對”或“非常反對”。那么,你希望你的孩子在未來5年、10年或15年內會怎樣回答這類問題呢?你認為他們會怎樣回答這類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