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私的基因》第三章 不朽的螺旋圈(10)

自私的基因 作者:(英)理查德·道金斯


一個個體在其持續(xù)存在時看起來相當(dāng)獨立,但很可惜,這種狀態(tài)能維持多久呢?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特的。在每個實體僅有一個拷貝的情況下,在實體之間進行選擇是不可能實現(xiàn)進化的!有性生殖不等于復(fù)制。就像一個種群被其他種群所玷污的情況一樣,一個個體的后代也會被其配偶的后代所玷污,你的子女只有一半是你,而你的孫子孫女只是你的1/4。經(jīng)過幾代之后,你所能指望的,最多是一大批后代,他們之中每個人只具有你的極小一部分——幾個基因而已,即使他們有些還姓你的姓,情況也是如此。

個體是不穩(wěn)定的,它們在不停地消失。染色體也像打出去不久的一副牌一樣,混合以致被湮沒。但牌本身雖經(jīng)洗牌而仍存在。在這里,牌就是基因?;虿粫唤粨Q所破壞,它們只是調(diào)換伙伴再繼續(xù)前進。它們繼續(xù)前進是理所當(dāng)然的,這是它們的本性。它們是復(fù)制基因,而我們則是它們的生存機器。我們完成我們的職責(zé)后就被棄于一旁,但基因卻是地質(zhì)時代的居民——基因是永存的。

基因像鉆石一樣長存,但同鉆石長存的方式又不盡相同。長存的一塊塊鉆石水晶體,它們以不變的原子模型存在,但 DNA分子不具備這種永恒性。任何一個具體的DNA分子的生命都相當(dāng)短促,也許只有幾個月時間,但肯定不會超過一個人一生的時間。但一個DNA分子在理論上能夠以自己的拷貝形式生存一億年。此外,一個具體基因的拷貝就像原始湯中的古代復(fù)制基因一樣,可以分布到整個世界。所不同的是,這些基因拷貝的現(xiàn)代版本都有條不紊地被裝入了生存機器的體內(nèi)。

我所說的一切都是為了要強調(diào),基因通過拷貝形式的存在幾乎是永恒的,這種永恒性表明了基因的特性。將基因解釋為一個順反子適用于某些論題,但運用于進化論,定義就需要擴充。擴充的程度則取決于定義的用途。我們需要找到自然選擇的一個切合實際的單位。要做到這點,首先要鑒別出一個成功的自然選擇單位必須具備哪些特性。用前一章的話來說,這些特性是:長壽、生殖力以及精確復(fù)制。那么我們只要直截了當(dāng)?shù)匕选盎颉苯忉尀橐粋€至少有可能擁有上述三種特性的最大實體。基因是一個長久生存的復(fù)制基因,它以許多重復(fù)拷貝的形式存在著。它并非無限地生存下去。嚴(yán)格地說,甚至鉆石也不是永恒的,順反子甚至也能被交換一分為二。按照定義,基因是染色體的一個片段,它要短得使自己能夠延續(xù)足夠長的時間,以便使它作為一個有意義的自然選擇單位而發(fā)生作用。

確切地說,到底多長才算“足夠長的時間”呢?這并沒有嚴(yán)格的規(guī)定。問題取決于自然選擇的“壓力”達到多大的嚴(yán)峻程度。就是說,要取決于一個“壞的”遺傳單位死亡的可能性比它的“好的”等位基因大到什么程度。這個問題牽涉到因具體情況不同而各異的定量方面的細(xì)節(jié)。自然選擇最大的切合實際的單位——基因,一般介于順反子同染色體之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